有研究指出,如果采血時的真空管使用順序不當,導致含有鉀、鈉鹽的抗凝劑污染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可引起鉀、鈉離子檢測結果明顯升高,所以在臨床護理工作中,需按一定順序采集靜脈血標本。醫(yī)學教育網為您整理初級護師工作筆記:多管采血法采血順序,太實用了!
先抽血培養(yǎng)→抗凝管→干燥試管。
人衛(wèi)版《臨床檢驗基礎》分玻璃采血管和塑料采血管
用玻璃采血管、多管采集血液標本時的順序:血培養(yǎng)管→無抗凝劑血清管→枸椽酸鈉抗凝管→其他抗凝劑管
用塑料采血管:血培養(yǎng)(黃色)→枸椽酸鈉抗凝管(藍色)→加或未加促凝劑或分離膠的血清管→加或未加分離膠的肝素管(綠色)→EDTA抗凝管(紫色)→加葡萄糖分解抑制劑管(灰色)
從人衛(wèi)版這本教材中可以看到多管采血時要分清真空采血管的材料是玻璃(醫(yī)用的硼硅玻璃)或者塑料(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由于玻璃管在安全性能上存有很大隱患,使用特種塑料 PET 試管替代玻璃管成為一種趨勢,而且塑料擁有運輸便捷,防摔的特點也是比玻璃管更勝一籌,由于 PET 試管有著良好的疏水性,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真空管的生產難度。
可想而知,在價格上醫(yī)院還是要考慮下成本的問題,選擇玻璃材料。當然現在有些國內公司的玻璃試管底部已經做得可以抗摔了。
在臨床中,特殊情況應特殊對待
關于需氧、厭氧血培養(yǎng)的采集,通常情況下采用直針真空采血,需氧瓶應為第一瓶;如采用蝶翼針采集,需氧瓶也應為第一瓶,此時蝶翼針連接管中的空氣被引入需氧瓶;但如采用注射器采集時,厭氧瓶應為第一瓶,這是因為當將注射器中的血液注入血培養(yǎng)瓶時,由于空氣輕,氣泡會上升,此時注射器上部的血液中存在氣體的可能性大,應避免將其中的氧氣引入厭氧瓶。
無論是根據規(guī)范推薦的順序還是制造商的使用指南,都是常規(guī)情況下的一般規(guī)則,出現特殊檢測項目、特殊需求、使用不同的采血材料、采血針時應該重新評估采樣順序。
當然以上推薦都是理論上的,臨床上遇到特殊情況,還是要特殊對待的!比如靜脈條件差的患者或者小孩子采血量不足的時候,采血者在考慮各種問題的時候比如先兼顧需氧瓶,然后再厭氧瓶,真空采血管的順序也許就得先兼顧藍色跟黑色的枸櫞酸鈉管,因為這兩管標本血量跟抗凝劑的比例至關重要,影響著結果的準確。
最后,無論是根據規(guī)范推薦的順序還是制造商的使用指南,都是常規(guī)情況下的一般規(guī)則,出現特殊檢測項目、特殊需求、使用不同的采血材料、采血針時應該重新評估采樣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