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APP下載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med66_weisheng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高級職稱考試 > 復習資料 > 正文

2012年醫(yī)學高級職稱考試呼吸內(nèi)科專業(yè)復習資料(4)

2012-07-20 17:42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2012年醫(yī)學高級職稱考試呼吸內(nèi)科專業(yè)復習資料(4)

第四節(jié) 肺炎

【 病史采集 】

1.突然或在幾天內(nèi)起病。

2.咳嗽:伴咳痰,可有鐵銹色痰或膿痰。

3.發(fā)熱:多為持續(xù)高熱。

4.胸痛。

5.呼吸困難。

6.較少見的癥狀有咯血、嘔吐、腹瀉,肌肉疼痛。

嚴重病例可有意識改變。

【 物理檢查 】

1.體溫升高

2.唇泡疹。

3.患部叩診實音,語顫增強,細濕羅音,支氣管呼吸音。

4.呼吸頻率加快。

5.意識改變,紫紺,低血壓,見于嚴重病例。

【 輔助檢查 】

1.確立診斷:胸部X片。

2.確定病因:

(1)血培養(yǎng);

(2)痰革蘭氏染色和培養(yǎng);

(3)胸水革蘭氏染色和培養(yǎng);

(4)血清學:急性期和恢復期血清,測定抗病毒、衣原體、支原體、軍團菌等抗體。

(5)支氣管鏡:獲取下呼吸道分泌物作病原學檢查,免疫功能缺陷的病人常需作此項檢查,一般病人則很少需要。

3.確定嚴重程度:下列情況提示危險性升高:

(1)動脈血氣分析:氧分壓降低,二氧化碳分壓升高,PH降低。

(2)血象:白細胞計數(shù)<4或>20×109/L。

(3)血液生化:血尿素升高,血鈉降低。

(4)血白蛋白降低。

【 診斷要點 】

1.根據(jù)典型的癥狀,體征和X線檢查,可建立肺炎的臨床診斷。

2.肺炎的病因診斷主要靠病原學檢查,下列資料可提供有關(guān)病因的線索:

(1)75%的社區(qū)獲得性肺炎為肺炎鏈球菌肺炎。

(2)50%以上的院內(nèi)獲得性肺炎由革蘭氏陰性腸桿菌所致。

(3)吸入性肺炎要注意厭氧菌感染。

(4)免疫功能缺陷病人可有多種機會感染,見第6節(jié)。

(5)支原體肺炎多見15~30歲的青少年。

(6)軍團菌肺炎多見于中、老年人,病人常有高熱、意識改變、肌肉疼痛、腹痛、嘔吐和腹瀉、低鈉、低蛋白和血尿(50%病例)。

【 鑒別診斷 】

1.肺水腫

2.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

3.肺栓塞

4.肺癌。

【 治療原則 】

1.一般治療:

(1)口腔或靜脈補液,以糾正脫水。

(2)有低氧血癥者應予吸氧。

(3)密切觀察呼吸,循環(huán)狀況,嚴重病例收進ICU。有呼衰病例經(jīng)治療無改善者應行機械通氣。

2.抗生素使用:

(1)開始時抗生素的選用為經(jīng)驗性,以后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及病原學檢查調(diào)整。

(2)輕癥者可口服抗生素,嚴重或有嘔吐者需靜脈給藥。

(3)療程需至退燒,白細胞正常后三天。多數(shù)為一周左右,嚴重病例需長達三周。

(4)抗生素的經(jīng)驗選用:

1) 院外獲得性肺炎:青霉素,或氨基青霉素(如羥氨芐基青霉素),或紅霉素。嚴重病例需選用第2或第3代頭孢霉素,必要時同時使用紅霉素。

2) 院內(nèi)感染肺炎:第2或第3代頭孢霉素加氨基甙類抗生素。

3) 吸入性肺炎:青霉素或氨基青霉素加甲硝唑。

【 療效標準 】

1.體溫正常。

2.白細胞恢復正常。

【 出院標準 】

已達療效標準

衛(wèi)生資格考試公眾號

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