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第十章精神障礙病人的護理》教材變化情況說明,具體內容如下,請各位準備參加2016年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考生及時查看。
433頁、第二節(jié):精神分裂癥病人的護理。
心理社會評估有變化及增添內容:
(1)病前個性特點:評估病人病前性格特征;興趣愛好有哪些;學習、工作、生活能力如何。
(2)應對方式:評估病人入院前應對悲傷和壓力的方式方法。
(3)對住院的態(tài)度:是否主動住院,治療依從性如何。
(4)感知覺障礙:評估患者感知覺,有無幻覺,尤其是命令性幻聽,及幻聽出現(xiàn)的時間、頻率、內容,患者對幻聽內容的感受如何,將采取什么反應。
(5)思維:病人有無思維形式障礙,如思維破裂、思維散漫、思維貧乏、詞語新作、邏輯倒錯性思維等;有無思維內容障礙,如妄想等。如果患者存在妄想,要評估妄想的種類、內容、性質、出現(xiàn)時間、涉及范圍是否固定,有無泛化的趨勢,對患者行為的影響。
(6)情感:可通過病人的客觀表現(xiàn):面部表情、姿勢、動作、音調、面色等自主神經反應來判斷,也可以通過病人訴說主觀體驗來判定病人的情感反應,評估病人有無情感淡漠、情感遲鈍、情感反應與周圍環(huán)境是否相符;是否存在抑郁情緒,有無自殺的想法等。
(7)意志行為:病人意志行為是否減退,行為是否被動、退縮;有無異常行為,如無違拗、空氣枕等現(xiàn)象,有無攻擊、自殺、傷人等行為,病人對未來打算如何。
(8)自知力:病人是否承認自己有病及配合治療。
(9)社會交往能力:病人病前的社會交往能力如何,是否善于與人交往;病人病前對于社會活動是否積極、退縮、回避等。
(10)人際關系:病人人際關系如何,和親屬、朋友、同事、同學或其他人員相處情況等。
(11)支持系統(tǒng):病人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如何,家庭成員對病人的關心程度、照顧方式,婚姻狀況有無改變,家屬對病人治療的態(tài)度如何,是積極尋求治療還是順其自然,是過度關注還是無人問津,患病后同事、同學、親屬與病人的關系有無改變等。
評估時要注意三點:
①注意評估病人的感受及需求,如:通過與病人交談發(fā)現(xiàn)病人存在幻聽,那么護士不能僅僅停留在幻聽表面醫(yī)|學教育網整理,要評估癥狀背后幻聽對病人的影響如何,病人是如何看待幻聽的,對幻聽有什么樣的感受,病人有了上述感受后會有什么反應等。
②由于精神分裂癥病人對自身所患疾病缺乏自知力,很難正確反映病史,所以要想全方面地評估病人,就要全方位地收集病人資料,可以通過病人家屬、朋友或同事收集資料,也可以借助于一些心理、社會功能評估量表來測定。
435頁、第二節(jié):精神分裂癥病人的護理。
安全護理有增添內容:
4.對有暴力行為的病人,實行三級防范,初級防范,護士要時時評估病人是否有潛在的暴力風險;中級防范,應用溝通技巧及防爆技能,盡量勸說病人;高級防范,使用控制法,事后討論、總結。
5.當病人出現(xiàn)暴力行為時,護士要做好自身防護,應沉著、冷靜,用語言安撫患者,立即通知醫(yī)生及其他工作人員,必要時尋求援助,保證人力。
6.疏散圍觀患者,防止其他患者受傷。
7.立即轉移周圍病人及危險物品,組織人員從側面、背面制止傷害行為發(fā)生,患者身上如有危險物品給予清除,必要時按醫(yī)囑予以約束,安慰患者,告知家屬并給予解釋。
健康教育有變化內容:
1.教會病人和家屬有關治療分裂癥的基本知識,使其明白按醫(yī)囑治療對預防疾病復發(fā)、
惡化的重要意義。
2.教會病人和家屬應對各種危機(如自殺、自傷、沖動或外走)的方法,爭取親友、家庭和社會支持。根據(jù)病情安排探視,以幫助病人適應家庭、社會生活。
變化為:
精神分裂癥的復發(fā)率很高,且復發(fā)次數(shù)愈多,疾病所造成的精神損失也越嚴重,給病人、家庭、社會造成的負擔也就很大。因此,精神分裂癥病人的護理中,預防疾病復發(fā)是非常重要的。具體措施包括:
①徹底治療:特別是首次治療要聽從醫(yī)生的意見,足療程治療。
②堅持服藥:是目前認為減少復發(fā)的最有效辦法。
③正確對待自己的疾?。侯净季癫≈?,要有樂觀主義精神,要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④保持和諧的家庭關系和良好的家庭氣氛,多和家人溝通,適當?shù)膮⒓右恍┘覄談趧印?/p>
⑤注意復發(fā)的早期癥狀,如失眠、早醒、多夢等睡眠障礙;頭痛、頭暈、疲乏、心悸等。煩躁易怒、焦慮憂郁等情緒障礙時,及時到醫(yī)院就診,聽從醫(yī)生指導。
⑥養(yǎng)成規(guī)律的生活和衛(wèi)生習慣,戒除不良嗜好,多參加社交活動,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心理社會功能有增添內容:
(4)評估病人的情緒,是否有情緒低落、焦慮等。
(5)精神狀況評估:評估病人的人生觀、信仰、人際關系和自我實現(xiàn)。對病人的精神癥狀進行全面的評估時,除要進行詳細的精神狀況檢查,還可以借助有關的量表作為輔助的檢查工具。護理評估中,發(fā)現(xiàn)病人存在自殺危險,要進行自殺危險的評估,判斷病人自殺危險程度。
健康教育有變化內容:
1.幫助病人和家屬正確對待疾病,教會認識疾病的病因、癥狀。
2.指導病人了解藥物治療的重要性,在醫(yī)護人員的指導下合理用藥,能識別藥物的不良
反應和掌握一些處理方法。
3.教育病人和家屬能及時識別疾病復發(fā)的早期征兆并了解反復發(fā)作的危害性,盡早到醫(yī)院就診。
變化為:
1.講解抑郁癥的相關疾病知識從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治療、預后等多層面進行宣教,使用通俗易懂的言語,使病人、家屬對疾病知識有比較全面的了解和認識。
2.維持藥物治療的重要性和常見的不良反應由于抗抑郁藥副作用大,且出現(xiàn)于藥效前,常使病人不愿服藥。因此要使病人了解堅持服藥的必要性和掌握處理不良反應的方法。
3.講解疾病復發(fā)可能出現(xiàn)的先兆表現(xiàn)如睡眠不佳、情緒不穩(wěn)、煩躁、疲乏無力等,盡早識別復發(fā)癥狀,及時到醫(yī)院就醫(yī)。并囑咐病人即使病情穩(wěn)定,也要按時復查,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藥,鞏固療效。不可擅自加藥、減藥或停藥。
4.鍛煉培養(yǎng)健康的身心和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生活要有規(guī)律,積極參加社會娛樂活動,避免精神刺激,保持穩(wěn)定的心境。
447頁、第七節(jié):睡眠障礙病人的護理。
護理評估有增添內容:
對睡眠障礙病人的評估應是多方面的,包括詳細的病史、體格檢查和精神科檢查、調查問卷和心理測試,以及睡眠日志等,有的病人還需要接受睡眠多導監(jiān)護儀的測試以及其他睡眠生理功能的檢查。對睡眠的評估不能簡單地問病人“昨晚睡得怎么樣”,而是必須明確病人是否存在入睡困難、早醒、再次入睡的難易度以及次日的精神狀況等。
448頁、第七節(jié):睡眠障礙病人的護理。
健康教育有變化:
1.向病人及家屬講解疾病性質,減輕其心理壓力,克服睡前焦慮。嚴格遵守作息時間,每日準時入睡和起床。
2.生活要規(guī)律,白天多參加社會活動,體育鍛煉。
變化為:
1.保證病人安全,幫助其對該病的認識,增強他們的安全意識,有效防范意外的發(fā)生對睡行癥病人,要保證夜間睡眠環(huán)境的安全,如給門窗加鎖,防止病人睡行時外出、走失;清除環(huán)境中的障礙物,防止病人絆倒、摔傷;收好各種危險物品,防止病人傷害自己和他人。嗜睡、發(fā)作性睡眠病人要避免從事可能因睡眠障礙而導致意外的各種工作或活動,如高空作業(yè)、開車、進行帶危險性的操作等。
2.消除心理恐懼,多數(shù)病人和家屬對異常睡眠、發(fā)作性睡病等都帶有恐懼心理,甚至帶有迷信的看法。影響他們生活的往往不是疾病本身,而是他們因為對疾病不了解所產生的懼怕、恐慌心理。要幫助他們認識該病的實質、特點及發(fā)生原因,以糾正其對該病的錯誤認識,消除恐懼、害怕心理。同時又要客觀面對該病,做好終生帶病生活的思想準備。
3.減少發(fā)作次數(shù),幫助病人家屬認識和探索疾病的誘發(fā)因素,盡量減少可能誘使疾病發(fā)作的因素,如睡眠不足,飲酒等。另外,建立生活規(guī)律性,減少心理壓力,避免過度疲勞和高度緊張,白天定時小睡等,都可使病人減少發(fā)作的次數(shù)。發(fā)作頻繁者,可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相應藥物,也可達到減少發(fā)作的目的。
452頁、第八節(jié):阿爾茨海默病病人的護理。
健康教育有變化:
1.給病人和家屬介紹疾病特征、臨床表現(xiàn),指導家屬為病人提供日常生活照顧,防止發(fā)生并發(fā)癥。
2.教育家屬正確認識癡呆病人的生理和心理變化特征,以及如何幫助病人進一步恢復生活功能和社會功能,延緩癡呆進展速度。
3.青年期要不斷培養(yǎng)個人興趣愛好和開朗性格。老年期必須堅持學習、堅持體力活動和
社會活動,要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樂觀情緒。
變化為:
1.告知病人及家屬當原發(fā)疾病得到控制后,精神癥狀可以減輕或消失;但部分病人的精神癥狀可能會持續(xù)很長時間或轉為慢性狀態(tài)。
2.在疾病的急性期,精神癥狀主要以意識模糊、興奮為主,此時應盡快帶病人就醫(yī),避免自傷、傷人等沖動行為的發(fā)生。在疾病的慢性期,病人主要以記憶力減退、智能減退和人格改變?yōu)橹?,此時應主要照顧好病人的日常生活,防止發(fā)生營養(yǎng)缺乏、感染、跌傷、骨折、壓瘡等。
3.指導家屬掌握觀察病情變化的方法,如發(fā)現(xiàn)病人情緒不穩(wěn)定,激惹性增高,抑郁、焦慮,或出現(xiàn)幻覺、妄想等應及時就診。
4.告知家屬病人所服藥物的名稱、劑量、服用方法和常見的不良反應等。指導家屬妥善保管藥物,幫助病人按時服藥,堅持復診。
5.家屬應多關心病人的生活,協(xié)助病人克服由于殘留智力減退、行為障礙、人格改變等后遺癥引起的生活困難,如為病人準備一些標記縫在衣服上(病人姓名、血型、家庭住址)。盡量避免病人單獨外出,家庭居住設施應簡單安全,以免病人走失或受傷。家屬應盡量保持病人病前的生活習慣,避免病人因生活改變而導致的緊張、焦慮。家屬要體諒和分享病人的內心感受,多與病人交流,幫助病人回憶有意義的往事,鼓勵病人。同時要幫助病人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加強對病人的監(jiān)護和管理,防止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