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教育網與大家一起跟著大綱來復習!細菌的結構的內容是檢驗技士考試需要掌握的內容,醫(yī)學教育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匯總如下,希望可以幫助大家復習掌握。
細菌的結構對細菌的生存、致病性和免疫性等均有一定作用。細菌的結構按分布部位大致可分為:表層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莢膜;內部結構包括細胞漿、核蛋白體、核質、質粒及芽胞等;外部附件,包括鞭毛和菌毛。習慣上又把一個細菌生存不可缺少的,或一般細菌通常具有的結構稱為基本結構,而把某些細菌在一定條件下所形成的特有結構稱為特殊結構。
一、基本結構 細菌基本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漿及核質。
(一)細胞壁 細胞壁為細菌表面比較復雜的結構。是一層較厚(5~80nm)、質量均勻的網狀結構,可承受細胞內強大的滲透壓而不破壞。細胞壁堅韌而有彈性。
(二)細胞膜 或稱胞膜位于細胞壁內側,包繞在細菌胞漿外的具有彈性的半滲透性脂質雙層生物膜。主要由磷脂及蛋白質構成,膜不含膽固醇是與真核細胞膜的區(qū)別點。細胞膜有選擇性通透作用,與細胞壁共同完成菌體內外的物質交換。膜上有多種呼吸酶,參與細胞的呼吸過程。膜上有多種合成酶,參與生物合成過程。細菌細胞膜可以形成特有的結構。
(三)胞漿 是無色透明膠狀物,基本成份是水、蛋白質、脂類、核酸及少量無機鹽。細胞漿中還存在一些胞漿顆粒。
(四)核質 或擬核是細菌的遺傳物質,決定細菌的遺傳特征。集中在細胞漿的某一區(qū)域,多在菌體中部。它與真核細胞的細胞核不同點在于四周無核膜,故不成形,也無組蛋白包繞。一個菌體內一般含有1~2個核質?,F已證明,細菌的核質是由雙股DNA組成的單一的一根環(huán)狀染色體反復回旋盤繞而成,細菌的染色體是裸露的DNA。
二、特殊結構
細菌的特殊結構包括莢膜、鞭毛、菌毛和芽胞。
(一)莢膜 許多細菌胞壁外圍繞一層較厚的粘性、膠凍樣物質,其厚度在0.2um以上,普通顯微鏡可見,與四周有明顯界限,稱為莢膜。如肺炎雙球菌。其厚度在0.2um以下者,在光學顯微鏡下才不能直接看到,必須以電鏡或免疫學方法才能證明,稱為微莢膜,如溶血性鏈球菌的M蛋白、傷寒桿菌的Vi抗原及大腸桿菌的K抗原等。
(二)鞭毛 在某些細菌菌體上具有細長而彎曲的絲狀物,稱為鞭毛。鞭毛的長度常超過菌體若干倍。不同細菌的鞭毛數目、位置和排列不同,可分為單毛菌、雙毛菌、絲毛菌、周毛菌。
(三)菌毛 菌毛是許多革蘭氏陰性菌菌體表面遍布的比鞭毛更為細、短、直、硬、多的絲狀蛋白附屬器,也叫做纖毛。其化學組成是菌毛蛋白,菌毛與運動無關,在光鏡下看不見,使用電鏡才能觀察到。
(四)芽胞 在一定條件下,芽胞桿菌屬(如炭疽桿菌)及梭狀芽胞桿菌屬(如破傷風桿菌、氣性壞疽病原菌)能在菌體內形成一個折光性很強的不易著色小體,稱為內芽胞,簡稱芽胞。
更多臨床檢驗相關知識請歡迎關注醫(yī)學教育網!醫(yī)學教育網提供檢驗技士、檢驗技師、檢驗主管技師高頻考點、備考技巧、政策動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