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的方法類型及反應原理 ,快來跟著小編了解一下吧!
(一)檢測抗原的方法
1.雙抗體夾心法:屬于非競爭結合,檢測抗原最常用的方法,檢測含有至少兩個抗原決定簇的多價抗原。原理是先將特異性抗體與固相載體連接;加入待測標本,形成固相抗原抗體復合物;再加入酶標抗體形成雙抗體夾心,洗滌;加底物顯色,根據顏色反應的程度進行該抗原的定性或定量檢測。
如血清標本中有類風濕因子(RF)存在,則可出現假陽性反應,因為RF是一種抗變性IgG的自身抗體,它能與多種動物的變性IgG的Fc部分結合,因此RF就可作為固相抗體和酶標抗體之間的橋接抗原。
雙抗體夾心法只適用于二價或以上的較大分子抗原的測定,不能用于小分子半抗原的檢測。
2.雙位點一步法:針對抗原分子上兩個不同且空間距離較遠的決定簇,包被使用一種單抗,酶標記使用另一種單抗。測定時將待測抗原和酶標抗體同時加入,溫育、洗滌,加入底物顯色。若待測抗原濃度過高時,過量的抗原可分別同固相抗體和酶標抗體結合而抑制夾心復合物的形成,出現鉤狀效應,顯色降低,甚至假陰性。必要時可將標本經過適當稀釋后重復測定。
3.競爭法
用于測定小分子抗原,如藥物、激素等。原理為先用抗小分子的特異性抗體包被固相,然后同時加入待測樣本和酶標記的小分子,兩種小分子競爭與固相上的抗小分子的特異性抗體結合,溫育一定時間后洗滌,加入酶底物顯色。
特點是:
①酶標記抗原與樣品或標準品中的非標記抗原具有相同的與固相抗體結合的能力;
②反應體系中,固相抗體和酶標抗原是固定限量,且前者的結合位點少于酶標記和非標記抗原的分子數量和;
③免疫反應后,結合于固相載體上復合物中被測定的酶標抗原的量(酶活性)與樣品或標準品中非標記抗原的濃度成反比。
(二)檢測抗體的方法
1.間接法:最常用的方法,屬非競爭性結合試驗。原理:將抗原包被在固相載體上,加入待測樣本形成固相抗原-受檢抗體復合物;經溫育洗滌后,加入酶標二抗,常用羊抗人IgG,在固相上即形成固相抗原-待測抗體-酶標抗抗體復合物,加入底物后根據顯色的深淺確定待測抗體含量。多用于檢測IgG類型抗體。
2.雙抗原夾心法
此法可檢測各類抗體,因此雙抗原夾心法的靈敏度和特異性要高于間接法。其原理及操作步驟類似雙抗體夾心法,也可采用一步法。由于機體產生抗體IgG的效價有限,一般不會出現鉤狀效應。
臨床上乙型肝炎表面抗體的測定常用此法。
3.競爭法
一般抗體檢測是較少采用,當相應抗原材料中含有與抗人IgG反應的物質,而且不易得到足夠的純化抗原或抗原的結合特異性不穩(wěn)定時,可采用這種方法測定抗體,目前臨床運用較多的是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體(HBcAb)和乙型肝炎病毒e抗體(HBeAb)的檢測。
競爭抗體與待測抗體的特異性及親和力越接近,則測定的可靠性越強。
4.捕獲法又稱反向間接法
主要用于血清中某種抗體亞型成分(如IgM)的測定,最常用的是病原體急性感染診斷中的IgM型抗體。原理:先將針對IgM的二抗包被于固相載體,加入待測標本,其中IgM類抗體可被固相抗體捕獲,再加入特異性抗原,其與固相上捕獲的IgM抗體結合后,加入酶標記特異性抗原的抗體,形成固相二抗-IgM-抗原-酶標記抗體復合物,加底物顯色后,即可對待測標本中IgM是否存在及含量進行測定。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關于臨床檢驗技師的資訊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