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0月24日 19:00-21:00
詳情9月23日 19:30-21:00
詳情腹瀉是常見癥狀與體征的一種,相信大家也有過腹瀉的情況吧!那具體的內容由醫(yī)學教育網小編為您整理搜集:
腹瀉是指排便次數增多、排糞量增加、糞質稀薄。腹瀉持續(xù)3周以上者為慢性腹瀉。
一、常見病因
1.腸道感染性疾?。喝缂毦?、阿米巴、血吸蟲、真菌、病毒等。
2.腸道腫瘤:如來源于上皮或間質的良、惡性腫瘤。
3.小腸吸收不良:原發(fā)性、繼發(fā)性。
4.非感染性腸道炎癥:主要有炎癥性腸病、放射性腸炎、缺血性結腸炎、憩室炎、尿毒癥性胃腸炎。
5.功能性腹瀉:因腸運動紊亂引起,如腸易激綜合征、甲狀腺功能亢進癥。
6.藥物源性腹瀉:應用瀉藥、部分抗生素、降壓藥等。
二、發(fā)生機制和臨床表現
腸道內水的分泌吸收過程動態(tài)平衡失調是引起腹瀉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腸道內水的分泌吸收一般伴隨和繼發(fā)于電解質的分泌和吸收。有三種電解質的腔內轉運機制:被動擴散,常見于空腸;主動轉運,發(fā)生于回腸和結腸;溶質牽拉作用。正常時上述過程受多種生理因素調節(jié)。
腹瀉發(fā)生機制有4種:①滲透性:腸腔內有大量不被吸收的具滲透活性的溶質致腹瀉;②分泌性:多種病因致腸內電解質過度分泌;③滲出性:黏膜大量滲出病理性滲出物;④胃腸運動功能異常。臨床上上述機制可能共同發(fā)揮作用。
(一)滲透性腹瀉
對糖酶缺乏導致糖類吸收不良是臨床上此型腹瀉的主要病因,可因先天性乳糖酶缺乏引起乳糖不耐受性腹瀉,也可因疾病引起小腸粘膜萎縮和刷狀緣病變繼發(fā),雙糖類小分子糖不被吸收,腸腔滲透梯度形成而致腹瀉。外源性瀉藥等藥物亦可引起滲透性腹瀉。
滲透性腹瀉特點:①禁食48小時后腹瀉減輕或停止;②血漿-糞便溶質差(血漿滲透壓-2×糞[Na+]+糞[K+])擴大,常大于100mmol/LH20.
(二)分泌性腹瀉
1.細菌腸毒素:通常只促進腸上皮細胞主動分泌,并不引起腸黏膜組織的明顯損傷,其作用不依賴于細菌的存在。見于急性食物中毒或腸道感染,最典型的例子是霍亂。
2.內源性促分泌物:病理情況下,APUD細胞性腫瘤可產生大量促分泌物。典型的例子是血管活性腸肽瘤(VIP瘤)(亦稱弗-莫綜合征,胰性霍亂),大量VIP導致以水瀉、低血鉀、無胃酸為特征的綜合征(WDHA綜合征)。其他如促胰液素瘤、類癌綜合征、甲狀腺髓樣癌等。
3.導瀉物:如膽酸、脂肪酸在發(fā)生重吸收障礙或過量分泌時刺激結腸分泌,常見如短腸綜合征、胰腺/小腸病變。其他如結腸腺瘤、腸道淋巴引流障礙、先天性氯化物腹瀉、先天性鈉腹瀉。
分泌性腹瀉特點:每日大便量超過1L,水瀉無膿血;血漿-糞溶質差小于50mmol/LH2O;糞pH偏中/堿性;禁食48小時后腹瀉持續(xù)存在,量大于500ml/d.
(三)滲出性腹瀉
主要是炎癥滲出。其他如腸分泌增加、吸收不良及運動加速等生理過程也發(fā)揮很大作用。
1.感染性:最常見炎癥性腸病,呈膿血便伴發(fā)熱、營養(yǎng)不良等。
2.非感染性:如腫瘤、免疫、理化或血管因素所致。腫瘤壞死或繼發(fā)感染;放射線損傷;變態(tài)免疫反應,如嗜酸細胞性胃腸炎;維生素缺乏;滲出性腹瀉特點:糞便混有滲出液和膿血。
(四)胃腸運動功能異常性腹瀉
以下原因可使腸道運動加速:促動力性激素或介質;腸腔內容量增大,可致反射性刺激;腸神經病。此類型常見疾病有腸易激綜合征、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等。
運動異常性腹瀉特點是:糞便稀爛不含滲出物,伴腸鳴亢進。應首先排除其他類型腹瀉。
三、診斷方法、步驟
(一)病史及臨床表現
1.一般資料
年齡、性別、籍貫、職業(yè)等一般資料。注意詢問接觸史、服藥史、過敏史、飲食習慣,家庭史、旅行情況、腹部手術和放射治療史、性活動史。
2.起病及病程
起病急伴發(fā)熱可能是腸道感染。結腸癌引起的腹瀉很少超過2年。
3.排便情況、糞便外觀與腹痛性質
直腸病變示便急、頻繁伴里急后重,糞便量少混有膿血;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小腸病變腹瀉次數少但糞便量大,臍周痛伴腸鳴音亢進;腸結核有腹瀉與便秘交替現象;如每日大便量大于5L,呈米湯樣,應考慮霍亂或內分泌腫瘤。
4.伴隨癥狀
腸易激綜合征常伴情緒改變、頭暈、失眠等;腹瀉伴嚴重消化性潰瘍應考慮除外Zollinger-Ellison綜合征。
5.體征
(1)腹部:腹塊、壓痛、腸鳴音、肛門指檢。
(2)全身狀況:生命體征、營養(yǎng)狀況、貧血、淋巴結等。
(3)皮膚:黃疸、潮紅、白斑、出血等。
(4)突眼征、口炎。
(5)其他系統(tǒng)體征。
(二)實驗窒檢查
1.糞便檢查:外觀、隱血、鏡檢、糞脂定性定量、涂片染色或便培養(yǎng)、糞便電解質量、滲透壓、血漿-糞便溶質差、糞便pH.
2.血液:血紅蛋白、白細胞及分類、血電解質。
3.小腸吸收功能
(1)糞脂測定:大便蘇丹染色、脂肪平衡實驗。
(2)D-木糖吸收試驗。
(3)Schilling試驗。
(4)胰功能試驗。
(5)呼氣試驗:包括氫呼吸及14C-甘氨酸呼氣試驗。
(6)乳糖耐受試驗:給50g乳糖后測2小時血糖,乳糖酶缺乏者血糖升高值低于1.1mmol/L(20mg/dl)。
4.血漿激素和介質測定:包括血管活性腸肽、促胰液素、5-羥色胺、P物質、組胺、前列腺素、降鈣素、甲狀腺素。
5.B超。
6.X線檢查:可選擇腹部平片、X線鋇餐、鋇灌腸、觀察胃腸黏膜形態(tài)、吸收及運動狀態(tài)等。
7.內鏡檢查:既可觀察黏膜情況,亦可通過活檢或腸腔液體采集培養(yǎng)明確病變。小腸鏡可觀察十二指腸及空腸近端病變并可做活檢??漳c液做需氧菌及厭氧菌培養(yǎng)、細胞計數、當空腸液cfu(細菌集落單位)大于105/ml時可診斷小腸細菌過度生長。
以上是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搜集整理有關腹瀉的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10月24日 19:00-21:00
詳情9月23日 19:3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