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期以采用自由基清除劑如維生素C等治療為主,抗病毒治療為輔。慢性期主要是自身免疫性損害和心功能不全,故應以改善心功能為主,難治性者加用免疫抑制劑。
1.休息和飲食
應盡早臥床休息,急性期臥床不應少于3個月,至恢復期(即6~9個月)可過渡到下午半日臥床休息。有心臟增大者,臥床休息應延長至心胸比率接近正常后,再開始有計劃地活動。心力衰竭者應完全臥床。進易消化和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2.抗感染治療
(1)抗病毒治療:主要用于疾病的早期。
①三氮唑核苷(利巴韋林,Ribavirin):10~15mg/kg/d,分2次肌內(nèi)注射或靜脈點滴。
②干擾素:1.5~2.5萬U肌內(nèi)注射,1次/d,5~10天為1個療程,隔2~3天后可重復1療程。
③抗柯注射液:系從低毒而明顯抗柯薩奇B病毒的苦參中提取,現(xiàn)已制成純度為99.43%的抗柯注射液,能明顯改善癥狀及體征。
(2)抗菌治療:一般常規(guī)應用青霉素1~2周。慢性心肌炎時,應注意治療或清除細菌感染灶,如慢性扁桃體炎、慢性鼻竇炎、中耳炎等。
(3)中藥:黃茋注射液40g靜滴,1次/d,共2周。牛磺酸2g/次,口服,3次/d,療程1~10個月。中草藥板蘭根、連翹、大青葉、虎仗、苦參等可能對病毒感染有效。
3.營養(yǎng)心肌 急性心肌炎時應用自由基清除劑,包括靜脈或口服維生素C、服輔酶Q10、VitBco、ATP、肌苷、環(huán)化腺苷酸、細胞色素C、丹參等。
4.提高免疫功能
(1)胸腺肽:10mg或0.1mg/kg,肌內(nèi)注射1次/d,15~30次為1個療程。注射前先以10倍稀釋作皮膚試驗。完成療程后,作用可維持1~2年。
(2)卡介苗:于前臂滴藥液處皮膚上劃痕1~1.5cm,兩劃,隔日1次;4周后改為每周2次,共30次。可維持作用1年左右。
(3)丙種球蛋白:1次肌注2~5ml,維持療效3~4周。 (4)轉移因子:1~3U/次皮下注射于上臂或大腿內(nèi)側,每周1~2次,一月后改為每2周1次,共2個月。
5.糖皮質激素 用于常規(guī)重癥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緩慢性心律失常病人,療程不少于6個月,以10~12個月為好。應注意藥物的不良反應和繼發(fā)性感染。
6.對癥治療
(1)心源性休克:24小時分4~6次靜脈注射大劑量VitC,總量可達30g/日。補液、糾正酸中毒。血壓仍不升高或升高不滿意者,應使用升壓藥維持血壓。使用洋地黃類改善泵功能,給予糖皮質激素,如吸氧,使用鎮(zhèn)靜劑等。
(2)心力衰竭:基本藥物為洋地黃及利尿劑,具體用藥方法及注意事項參見“心功能不全”。但病人對洋地黃的敏感性增高,易發(fā)生洋地黃中毒(常表現(xiàn)為心律失常),故心肌炎病人只用常規(guī)劑量的2/3。使用利尿劑時,應注意補鉀;必要時聯(lián)合使用排鉀和保鉀性利尿劑。
(3)緩慢性心律失常:嚴重竇緩和高度房室傳導阻滯者應及時給予大劑量糖皮質激素,靜脈點滴異丙腎上腺素、阿托品或654-2、大劑量VitC,試用氨茶堿(0.25~0.5g)、煙酰胺(600~1400mg)、心先安(60~90mg)靜脈點滴。多數(shù)患者在4周內(nèi)恢復竇性心律和正常傳導。必要時安裝臨時或永久心臟起搏器。
(4)快速性心律失常:β阻滯劑和胺碘酮是首選的治療藥物??刂品款澬氖衣士蛇x用β阻滯劑、洋地黃、地爾硫?或維拉帕米;若治療室上性或室性心動過速,可使用胺碘酮;必要時行電復律治療。嚴重危及生命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可給于糖皮質激素治療;必要時置入ICD。
7.ACEI、AngⅡ受體拮抗劑 早期應用可阻斷病毒心肌炎患者的心肌自身修復過程,加重病情發(fā)展。故急性期不能作為干預心肌纖維化的合適時機,干預最佳時期為慢性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