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0月25日 19:00-21:00
詳情10月28日 16:00-18:00
詳情頭皮針法又稱頭針法,是通過刺激頭部發(fā)際區(qū)域的特定部位治療疾病的一種療法。頭皮針法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有人提出,但真正在臨床上推廣則在70年代以后。通過大量病人的治療,證明頭皮針法不僅方法簡便安全,而且對腦部引起的多種疾病有獨特的效果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操作方法】
正確取定頭皮針刺激部位對治療效果有重要影響。初學者應用卷尺精確測定,并用龍膽紫藥水作好標記。然后囑病人取正坐位,分開局部頭發(fā)(男性病人如有可能應理成光頭),進行徹底消毒。
進針法在進針時要避開發(fā)囊、瘢痕及局部感染處,以免引起疼痛。初學者可用指切進針法,即以左手拇指的指甲掐切頭穴,右手持針,針尖緊靠指甲緣,迅速刺入皮下。進針方向與頭皮成15~30度角。熟練后,可用快速進針法以減輕疼痛,方法為:用右手拇、食(示)指尖捏住針體下端(距針尖2厘米處),針尖對準進針點,手指尖距頭皮5~10厘米序腕背屈后,再突然手腕掌屈,借助這一力量使針尖沖進皮下或肌層。
進針后,右手拇、食(示)指尖捏住針柄下半部,中指緊貼針體末端,沿皮將針體快速推至帽狀腱膜下層。當針到達帽狀腱膜下層后,指下會感到阻力減小,然后將針沿頭皮針穴線推進0.5~1.5寸,再進行運針。注意:頭皮針進針要掌握好角度,角度過小,針易進人肌層;角度過大,則容易刺人骨膜,都會引起疼痛。為了減輕進針時的疼痛,可囑病人憋氣,深吸氣一口,暫停呼吸。
運針法頭皮針運針只捻轉不提插。為使針的深度固定不變及捻轉方便起見,一般以拇指掌側面和食(示)指撓側面夾持針柄,以食(示)指的掌指關節(jié)快速連續(xù)屈伸,使針身左右旋轉,每分鐘要求捻轉200次左右。這一速度對初學者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特別是雙手同步捻轉,因此要下苦功鍛煉一段時間。每次持續(xù)捻轉衛(wèi)~2分鐘,頭皮針留針15~30分鐘,在此期間還需間隔5~10分鐘運針1次。
如手捻確實有困難,也可以電針代替,頻率宜在200~300次/分以上,刺激強度以病人的反應來決定,一般以病人可耐受力度,波型可選擇連續(xù)波。
另有兩種手法,讀者也可酌情選用。一為抽提法,針體進人帽狀腱膜下層后,針體平臥,用右手拇、食(示)指緊捏針柄,左手按壓進針點處以固定頭皮,用暴發(fā)力將針迅速向外抽提3次,然后再緩慢地向內退回原處。這種緊提慢插的方法,相當于瀉法。
一為進插法,持針手法與上相同,用暴發(fā)力將針迅速向內進插3次,再退回原處,這種緊插慢提的方法,相當于補法。注意:上述提插范圍不宜超過0.l寸,動作要求迅速。
出針法頭皮計的出針比較簡單,只需緩慢退針到皮下,然后迅速拔出。因為頭皮血管比較豐富,取針后應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按壓,以防出血。
頭皮針法每日或隔日1次,一般以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5~7日。
【適應病癥】
頭皮計法主要用于腦血管疾病的治療,對中風(腦出血或腦梗塞)引起的偏癱,其總有效率可達到90%以上。對腦外傷后遺癥、小兒腦性癱瘓、小兒腦發(fā)育不全、震顫麻痹、舞蹈病、耳鳴及各類急慢性疼痛等,都有一定效果。近年來還用于老年性癡呆癥和小兒智力障礙等。
【注意事項】
頭皮針的刺激強度較大,應注意防止暈針。
在頭皮針治療中常易發(fā)生滯針,即針刺人頭皮后,行針困難,難以捻轉進退。可適當延長留針時間,囑病人身心放松,并在針體周圍輕柔按摩,然后順進針方向緩緩退出。
因腦出血引起的中風病人,在急性期有昏迷、發(fā)熱或者血壓忽高忽低不穩(wěn)定者,不可用頭皮針,須待癥情穩(wěn)定后才能治療。對急性發(fā)熱,高熱,心力衰竭者也要慎用頭皮針。
頭皮血管豐富,出針時易出血或引起皮下血腫,可用干棉球輕揉,促使其消散。
10月25日 19:00-21:00
詳情10月28日 16:00-18: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