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公布的全球首張超級細菌照片
世界衛(wèi)生組織將“控制抗菌素耐藥性”作為2011年世界衛(wèi)生日的主題?咕啬退幮赃@個影響人類健康的問題由來已久,近年來在多個國家發(fā)現的“超級細菌”更說明這一問題已日趨嚴重。曾發(fā)表相關報告的英國研究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這敲響了全球公共衛(wèi)生體系的警鐘。
英國加的夫大學的馬克·托爾曼博士是去年引起廣泛關注的“NDM-1超級細菌”研究報告主要作者之一,當時的報告已指出,這類攜帶NDM-1耐藥基因的“超級細菌”從南亞次大陸傳到英國。托爾曼發(fā)表在今年4月的《抗菌化學療法雜志》上的新論文則說,這類“超級細菌”仍在進一步蔓延。
與以前曾被冠以“超級細菌”稱號的一些細菌相比,攜帶NDM-1基因的“超級細菌”具有更強的耐藥性,它們能抵御除替加環(huán)素和多黏菌素之外的其他所有抗菌素的藥效,而其中一些細菌甚至對現在所有抗菌素都有耐藥性,簡單地說就是“無藥可治”。問題還在于,這不是某一種細菌,而是攜帶名為NDM-1基因的多種細菌總稱,這一基因可在多種細菌間轉移,將本來普通的細菌也變成“超級細菌”。
鑒于這類超級細菌的廣泛蔓延和強大耐藥性,世界衛(wèi)生組織在今年世界衛(wèi)生日的宣傳材料中也指出,如果不采取行動制止抗菌素耐藥性的蔓延,許多傳染病就可能變得無法控制,并嚴重影響2015年實現與健康相關的聯合國千年發(fā)展目標方面的工作。
英國科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在上世紀20年代發(fā)現青霉素,開啟了人類醫(yī)學的新時代,從那以后相繼發(fā)現了許多能夠控制細菌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的藥物,將其統(tǒng)稱為抗菌素,這包括抗生素、化療制劑、抗真菌藥、抗寄生蟲藥和抗病毒藥?咕氐陌l(fā)現和使用是醫(yī)學上的重大進步,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弗萊明也因此在1945年被授予諾貝爾醫(yī)學獎。
弗萊明在當時的獲獎演講中就警告說,無知的人類會濫用藥物并帶來耐藥性的問題。
不幸的是預言正逐漸成為現實。對此,托爾曼說,在“NDM-1超級細菌”的來源地南亞次大陸,存在大量不規(guī)范使用抗菌素的情況。實際上這種情況在發(fā)展中國家較為普遍。
在“超級細菌”出現的同時,人類研發(fā)新型抗菌素的腳步卻在放慢,近年來能找到的新型抗菌素越來越少。這場“軍備競賽”的天平正在向不利于人類的方向傾斜,因此采取其他一些應對措施也成為當務之急。
托爾曼說,在應對“超級細菌”的問題上,首先需要注意公共環(huán)境的衛(wèi)生。比如醫(yī)院是最容易出現這類細菌的地方,如果將其廢水單獨處理就可以減少細菌傳播的風險。此外,“超級細菌”的傳播還是走“病從口入”的老路,人們只要勤洗手,注意飲食衛(wèi)生,也能起到較好的防范作用。
更重要的是,各國還需聯手建立一個全球監(jiān)測系統(tǒng)。在全球化的今天,細菌和病毒的傳播也涉及全球各國,沒有哪一個國家能獨善其身,甲型H1N1流感全球大流行就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最新的“NDM-1超級細菌”蔓延情況統(tǒng)計也顯示了這種跡象。
1、凡本網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醫(yī)學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
4、聯系方式:
編輯信箱:mededit@cdeledu.com
電話:010-82311666
010 82311666
400 650 1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