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教育網

切換欄目
當前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報錯頁面

您可能輸錯了網址,或該網頁已被刪除或移動,您還可以:

返回上一頁返回首頁網站地圖

推薦閱讀
> 正文
RSS | 地圖 | 最新

混合性白血病基因組研究獲進展

2012-09-20 16:17  來源:醫(yī)學教育網    打印 | 收藏 |
字號

| |

  混合性白血病基因組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百人計劃”研究員王前飛與美國芝加哥大學血液學教授Michael J. Thirman合作開展的“MLL融合蛋白在急性白血病中 的致病機制研究”取得階段性進展,其研究論文《MLL融合蛋白在白血病基因組中選擇性調控MLL野生型的部分靶基因》 (MLL Fusion Proteins Preferentially Regulate a Subset of Wild Type MLL Target Genes in the Leukemic Genome) 于近日在《血液》(Blood)雜志發(fā)表。該項成果揭示了MLL融合蛋白通過選擇性調控野生型MLL蛋白的部分靶基因,進而推動急性白血病發(fā)生的致病機 制,為我國白血病及其腫瘤基因組研究起到了積極推動意義。

  MLL白血病是一類預后不良的血液系統(tǒng)惡性腫瘤,由于染色體易位形成MLL融合蛋白而得名。野生型 MLL(Mixed Lineage Leukemia)基因編碼一種組蛋白甲基轉移酶,通過催化H3K4甲基化而激活一系列在血細胞分化和發(fā)育過程中起 關鍵作用的基因表達。染色體易位后形成的MLL融合蛋白通過募集組蛋白甲基轉移酶DOT1L來催化H3K79甲基化,引起全基因組轉錄表達的紊亂。然而, 失衡的轉錄組中哪些是MLL融合蛋白的直接靶基因和關鍵的致病通路,目前尚未有較系統(tǒng)和全面的研究。

  為了闡述這一重要問題,王前飛研究員及其實驗室成員通過采用兩套平行方案,即比較人源白血病細胞系的MLL結合、聯合分析可誘導MLL-ENL小鼠模 型的靶基因定位與表達譜,發(fā)現了MLL融合蛋白結合的靶基因是野生型MLL蛋白靶基因的一部分(圖A)。研究還發(fā)現,在誘導MLL-ENL小鼠模型 中,MLL融合蛋白的結合與H3K79甲基化水平的改變僅局限于部分基因組區(qū)域,并由此界定了223個MLL-ENL結合的靶基因。令人吃驚的是,在誘導 產生MLL-ENL融合蛋白后,MLL融合蛋白結合的絕大部分靶基因沒有顯示出mRNA表達水平的顯著改變;只有12個靶基因的mRNA水平顯著升高,被 定義為MLL-ENL調控靶基因。除了已知的HOXA9/MEIS1,研究還發(fā)現了轉錄因子EYA1、SIX1和SIX4是MLL-ENL的直接靶點,而 且EYA蛋白已知能與SIX蛋白家族成員形成異二聚體,因此提示了EYA1/SIX1很可能是急性白血病中MLL融合蛋白介導的一種新的致病通路。研究人 員進一步通過造血細胞轉化實驗,證明了EYA1與SIX1協同作用能使造血祖細胞在體外永生化。

  總之,該研究揭示了MLL融合蛋白通過選擇性調控野生型MLL蛋白的部分靶基因而推動急性白血病發(fā)生的致病機制,表明了EYA1/SIX1很可能是 急性白血病中MLL融合蛋白介導的一種新的致病通路,為深入開展白血病的轉錄調控機理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礎。目前,該實驗室正綜合運用ChIP-seq和 RNA-seq系統(tǒng)研究MLL白血病中關鍵的microRNA靶基因和相關的轉錄調控網絡,并對MLL白血病病人進行全基因組重測序。研究人員期望聯合實 驗血液學以及強大的基因組學技術平臺,解讀正常與白血病基因組,并由此加深對人類癌癥的理論認識,為設計分子手段治療血癌提供可能的靶點。

退出
會 搜
特別推薦
醫(yī)學教育網醫(yī)學書店
  • 名師編寫
  • 凝聚要點
  • 針對性強
  • 覆蓋面廣
  • 解答詳細
  • 質量可靠
  • 一書在手
  • 夢想成真
網絡課堂
40多類,1000多門輔導課程

1、凡本網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醫(yī)學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

4、聯系方式:

編輯信箱:mededit@cdeledu.com

電話:010-823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