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時間待定
詳情時間待定
詳情中醫(yī)認為本病病位在心。凡思慮憂愁,操勞太過,損傷心脾,氣血虛弱,心神失養(yǎng);或房勞傷腎,腎陰虧耗,陰虛火旺,心腎不交;或脾胃不和,痰盛生濕,痰郁生熱,,痰熱上擾心神,或抑郁惱怒,肝火上擾,心神不寧等均可導致失眠。常見于西醫(yī)學的神經(jīng)衰弱、神經(jīng)官能癥以及貧血等疾病中。
【辨證】
主癥 經(jīng)常不易入睡,或寐而易醒,甚則徹夜不眠。
兼情志波動,急躁易怒,頭暈頭痛,胸脅服滿,舌紅,脈弦,為肝火擾心;心悸健忘,面色無華,易汗出,納差倦怠,舌淡,脈細弱,為心脾虧虛;頭暈耳鳴,腰膝酸軟,五心煩熱,遺精盜汗,舌紅,脈細數(shù),為心腎不交;心悸多夢,善驚恐,多疑善慮,舌淡,脈弦細,為心膽氣虛;脘悶噫氣,噯腐吞酸,心煩口苦,苔厚膩,脈滑數(shù),為脾胃不和。
【治療】
治法:調(diào)理蹺脈,安神利眠。以相應八脈交會穴、手少陰經(jīng)、督脈穴為主。
主穴:照海 申脈 神門 印堂 四神聰 安眠
配穴:肝火擾心者,加行間、俠溪:痰熱內(nèi)擾者,加豐隆、內(nèi)庭、曲池;心脾兩虛者,加心俞、脾俞、足三里;心腎不交者,加太溪、水泉、心俞、脾俞;心膽氣虛者,加丘墟、心俞、內(nèi)關;脾胃不和者,加太白、公孫、內(nèi)關、足三里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操作:神門、印堂、四神聰,用平補平瀉法;照海用補法,申脈用瀉法。配穴按虛補實瀉法操作。
以睡前2小時、病人處于安靜狀態(tài)下治療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