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綠筍干(《竹譜詳錄》),玉版筍(《綱目》),草鞋底、蝴蝶尖(《綱目拾遺》)。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綠竹的苗(新筍)的制成品。春、夏采鮮筍,去凈籜葉,煮熟,曬干或烘干。
【原形態(tài)】
綠竹(《竹譜詳錄》),又名:坭竹、石竹、毛綠竹、烏藥竹、長枝竹。
稈幼時被白色蠟粉,后為綠色或暗綠色,高達6~9米,直徑5~8厘米。稈籜黃色,堅硬而脆,背部幼時貼生棕色短毛;籜舌微小,截平,全緣;籜耳具纖毛;籜葉三角形兼披針形。每節(jié)有3枚粗大的和若干較小的枝條;小枝有葉7~15枚;葉鞘長7~15厘米,幼時有小刺毛,邊緣有時具稀疏之纖毛;葉舌截平形:葉耳微小,有縫毛;葉片矩形兼披針形,長12~30厘米,寬2.5~6.2厘米,基部微圓,先端銳尖,次脈9~14對,邊緣有小鋸齒。小穗單生,稀叢生,卵狀披針形或廣披針形,長2~3.5厘米,寬7~10毫米,下部綠色,上部赤紫色,有時呈綠紫色而帶草黃色,含花5~12朵,除頂端2,3小花外,余均為兩性花,穎通常2枚,廣卵形;外稃長10~18毫米;內稃矩狀披針形,近似外稃麗較窄,背具2脊,脊上部有流蘇;鱗被2~3枚:花藥黃白色;子房卵形,花柱極短,上部分裂為2~3枚具白色短毛的柱頭。筍期5~11月?;ㄆ谙?、秋季。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路旁。分布浙江、福建、臺灣、廣東、廣西等地。
【化學成份】綠筍含茁長素、廿二(烷)醇-1、不飽和脂肪酸。
【性味】《綱目拾遺》: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綱目拾遺》:治實喘,消痰。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兩。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