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癰診斷是中醫(yī)鄉(xiāng)鎮(zhèn)助理醫(yī)師考試需要了解的知識點,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搜集整理了相關資料,便于各位同學復習備考!
1.臨床表現
(1)初期:腹痛多起于臍周或上腹部,數小時后,腹痛轉移并固定在右下腹部,疼痛呈持續(xù)性、進行性加重。約70%~80%的病人有典型的轉移性右下腹痛的特點,但也有一部分病例發(fā)病開始即出現右下腹痛。右下腹壓痛是本病常見的重要體征,壓痛點通常在麥氏點(右髂前上棘與臍連線的中、外1/3交界處),可隨闌尾位置變異而改變,但壓痛點始終在一個固定的位置上。兩側足三里、上巨虛穴附近(闌尾穴)可有壓痛點。一般可伴有發(fā)熱(體溫38℃左右),惡心納減,舌苔白膩,脈弦滑或弦緊等。
(2)釀膿期:若病情發(fā)展,漸至化膿,則腹痛加劇,右下腹明顯壓痛、反跳痛,局限性腹皮攣急;或右下腹可觸及包塊;壯熱不退(體溫39℃以上),惡心嘔吐,納呆,口渴,便秘或腹瀉。舌紅苔黃膩,脈弦數或滑數。
(3)潰膿期:腹痛擴展至全腹,腹皮攣急,全腹壓痛、反跳痛;惡心嘔吐,大便秘結或似痢不爽;壯熱自汗,口干唇燥;舌質紅或絳,苔黃糙,脈洪數或細數。
(4)變證:
①慢性腸癰:本病初期腹痛較輕,身無寒熱或微熱,病情發(fā)展緩慢,苔白膩,脈遲緊,或有反復發(fā)作病史者,多數為闌尾腔內糞石阻塞所致。
②腹部包塊:在發(fā)病4~5天后,身熱不退,腹痛不減,右下腹出現壓痛性包塊(闌尾周圍膿腫),或在腹部其他部位出現壓痛性包塊(腸間隙、膈下或盆腔膿腫),是為濕熱瘀結、熱毒結聚而成。
③濕熱黃疸:本病發(fā)病過程中,可出現寒戰(zhàn)高熱、肝腫大和壓痛、黃疸(門靜脈炎);延誤治療可發(fā)展為肝癰。
④內、外瘺形成:腹腔膿腫形成后若治療不當,少數病例膿腫可向小腸或大腸內穿潰,亦可向膀胱、陰道或腹壁穿破,形成各種內瘺或外瘺,膿液從瘺管排出。
2.實驗室和其他輔助檢查
血常規(guī)檢查:初期,多數患者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比例增高,在釀膿期和潰膿期,白細胞計數常升至18×109/L以上。盲腸后位闌尾炎可刺激右側輸尿管,尿中可出現少量紅細胞和白細胞。診斷性腹腔穿刺檢查和B型超聲檢查對診斷有一定幫助。膿液細菌培養(yǎng)及藥敏試驗有助于確定致病菌種類,針對性地選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