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細菌的分類單位
細菌的分類等級(分類單位)和其他生物相同,為界、門、綱、目、科、屬、種。臨床細菌檢驗常用的分類單位是科、屬、種。種是細菌分類的基本單位。形態(tài)學和生理學性狀相同的細菌群體構(gòu)成一個菌種;性狀相近、關(guān)系密切的若干菌種組成屬;相近的屬歸為科,依次類推。在兩個相鄰等級之間可添加次要的分類單位,如亞門、亞綱、亞屬、亞種等。
同一菌種不同來源的細菌稱該菌的不同菌株。它們的性狀可以完全相同,也可以有某些差異。具有該種細菌典型特征的菌株稱為該菌的標準菌株,在細菌的分類、鑒定和命名時都以標準菌株為依據(jù),標準菌株也可作為質(zhì)量控制的標準。
(二)細菌的命名
國際上一個細菌種的科學命名采用拉丁文雙命名法,由兩個拉丁字組成,前一字為屬名,用名詞,首字母大寫;后一字為種名,用形容詞,首字母小寫,印刷時用斜體字。中文譯名則是以種名放在前面,屬名放在后面。例如: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結(jié)核分枝桿菌),Salmonellatyphi(傷寒沙門菌)等。有時某些常見的細菌也可用習慣通用的俗名,如Tuberclebacillus(結(jié)核桿菌)、Typhoidbacillus(傷寒桿菌)等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三)細菌的分類系統(tǒng)
細菌分類系統(tǒng)有多種,為了便于文獻資料的相互比較、分析和交流,目前國際上普遍采用伯杰分類系統(tǒng)。也有采用CDC(美國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分類系統(tǒng)。包括有細菌的鑒定以及細菌分類資料。目前以細菌細胞壁的結(jié)構(gòu)特點作最高一級分類依據(jù),將原核生物界分為4個菌門;薄壁菌門、堅壁菌門、軟壁菌門和疵壁菌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