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主講:網校老師 6月11日19:00-21:30
詳情
主講:網校老師 6月12日19:00-21:00
詳情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的臨床表現是什么?這個知識點是全科主治醫(yī)師考試需要掌握的內容,醫(yī)學教育網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如下,希望可以幫助大家復習掌握。
1.原發(fā)感染
原發(fā)感染僅發(fā)生血清抗體陰性者,多見于兒童。6個月以內嬰兒可通過胎盤從母體獲得抗單皰病毒抗體,以后隨著這種抗體逐漸消失。1~3歲最易感染,至5歲時已有60%感染,15歲時有90%以上感染。
2.復發(fā)感染
既往已有皰疹病毒感染,血清中存在抗體,受某些因素影響導致病毒激活,第一次發(fā)病或復發(fā)病例均屬復發(fā)感染。其感染來源多為內源性(即病毒存在于角膜、淚腺、結膜系三叉神經節(jié)內),少數亦可為外源性。
(1)淺層型角膜炎
病變波及上皮及淺基質層,是本病最基本的類型,也是臨床上最常見,最易診斷的類型。包括樹枝狀角膜炎和地圖狀角膜潰瘍。
(2)樹枝狀角膜炎
本型是HSV直接感染上皮細胞的結果。病毒侵入上皮細胞后,引起細胞增殖變性,隨之壞死脫落形成上皮缺損,病損區(qū)域邊緣部的上皮細胞顯示病毒增殖活躍(即上皮細胞內浸潤),因此病毒分離率可達90%~100%。
形態(tài)呈樹枝狀。病灶大小不一,可單枝也可多支,其末端或分枝處呈結節(jié)狀膨大,病灶寬1毫米,中央微凹陷,邊緣部呈灰白色增殖性隆起。裂隙燈后部映照法檢查,該隆起緣是由細小的灰白色顆粒所組成。病灶區(qū)熒光素染色陽性,并可由此逐漸彌散到周圍上皮下。樹枝狀角膜炎的初期或呈不典型改變,有小泡性角膜炎、點狀角膜炎、星芒狀角膜炎和卷絲狀角膜炎等。
還有更多關于2020年全科主治醫(yī)師考試政策動態(tài)、精煉知識點及備考經驗都在醫(yī)學教育網,助力你的2020年全科主治醫(yī)師考備考!
主講:網校老師 6月11日19:00-21:30
詳情主講:網校老師 6月12日1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