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的監(jiān)測方法是什么?這個知識點是2021年西醫(yī)綜合考研考試中需要掌握的內容,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更加順利的復習考試,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整理如下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一般監(jiān)測
1)精神狀態(tài):如患者神志清楚,對外界的刺激能正常反應,說明患者循環(huán)血量已基本足夠;相反若患者表情淡漠、不安、譫妄或嗜睡、昏迷,反映腦組織因血液循環(huán)不良而發(fā)生功能障礙。
2)皮膚溫度、色澤:如患者的四肢溫暖,皮膚干燥,輕壓指甲或口唇時,其因暫時缺血呈蒼白,松壓后色澤迅速轉為正常,表明休克好轉;反之則說明休克情況仍存在。
3)血壓:通常認為收縮壓<90mmHg、脈壓<20mmHg是休克存在的表現;血壓回升、脈壓增大則是休克好轉的征象。
4)脈率:脈率的變化多出現在血壓變化之前。常用脈率/收縮壓(mmHg)計算休克指數,幫助判定休克的有無及輕重。休克指數為0.5多提示無休克;>1.0~1.5提示有休克;>2.0為嚴重休克。
5)尿量:是反映腎血液灌注情況的有用指標。尿少通常是早期休克和休克復蘇不完全的表現。尿量<30ml/h、比重增加者表明仍存在腎血管收縮和供血量不足;血壓正常但尿量仍少且比重偏低者,提示有急性腎衰竭可能。當尿量維持在30ml/h以上時,則休克已糾正。
(2)特殊監(jiān)測
1)中心靜脈壓(CVP):CVP代表了右心房或者胸腔段腔靜脈內壓力的變化,可反映全身血容量與右心功能之間的關系。CVP的正常值為5~10cmH20。當CVP<5cmH20時,表示血容量不足;高于15cmH2O時,則提示心功能不全、靜脈血管床過度收縮或肺循環(huán)阻力增高;若CVP超過20cmH2O時,則表示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
2)肺毛細血管楔壓(PCWP):應用Swan-Ganz漂浮導管可測得肺動脈壓(PAP)和肺毛細血管楔壓(PCWP),可反映肺靜脈、左心房和左心室的功能狀態(tài)。PAP的正常值為10~22mmHg;PCWP的正常值為6~15mmHg,與左心房內壓接近。PCWP低于正常值反映血容量不足(較CVP敏感);PCWP增高可反映左心房壓力增高例如急性肺水腫。
3)心排出量(CO)和心臟指數(CI):CO是心率和每搏排出量的乘積,可經Swan-Ganz導管應用熱稀釋法測出。成人CO的正常值為4~6L/min;單位體表面積的心排出量稱作心臟指數(CI),正常值為2.5~3.5L/(min?m2),以了解心功能與供氧狀況。
4)動脈血氣分析:動脈血氧分壓(Pa02)正常值為80~100mmHg;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02)正常值為36~44mmHg。休克時可因肺換氣不足,出現體內二氧化碳聚積致PaC02明顯升高;相反,如患者原來并無肺部疾病,因過度換氣可致PaC02較低;若PaC02超過45~50mmHg時,常提示肺泡通氣功能障礙;Pa02低于60mmHg,吸入純氧仍無改善者則可能是ARDS的先兆。動脈血pH正常為7.35~7.45。通過監(jiān)測pH、堿剩余(BE)、緩沖堿(BB)和標準重碳酸鹽(SB)的動態(tài)變化有助于了解休克時酸堿平衡的情況。堿缺失(BD)可反映全身組織的酸中毒情況,后者反映休克的嚴重程度和復蘇狀況。
5)動脈血乳酸鹽測定:正常值為1~1.5mmol/L,危重患者允許到2mmol/L。乳酸鹽濃度持續(xù)升高,表示休克病情嚴重。
6)DIC的檢測:對疑有DIC的患者,應測定其血小板的數量和質量、凝血因子的消耗程度及反映纖溶活性的多項指標。當下列5項檢查中出現3項以上異常,結合臨床上有休克及微血管栓塞癥狀和出血傾向時,便可診斷DIC。包括:
①血小板計數低于80×109/L;
②凝血酶原時間比對照組延長3秒以上;
③血漿纖維蛋白原低于1.5g/L或呈進行性降低;
④3P(血漿魚精蛋白副凝)試驗陽性;
⑤血涂片中破碎紅細胞超過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