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教育網

切換欄目
當前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醫(yī)學百科 > 醫(yī)學萬花筒 > 正文 RSS | 地圖 | 最新

執(zhí)業(yè)藥師藥理學視頻22

2014-11-18 18:46  來源:醫(yī)學教育網    打印 | 收藏 |
字號

| |

執(zhí)業(yè)藥師藥理學視頻22:

執(zhí)業(yè)藥師《藥學知識一》藥理學知識點(22):

碳青霉烯類藥物具體介紹:

碳青霉烯類抗生素是抗菌譜最廣,抗菌活性最強的非典型β-內酰胺抗生素,因其具有對β-內酰胺酶穩(wěn)定以及毒性低等特點,已經成為治療嚴重細菌感染最主要的抗菌藥物之一。

碳青霉烯類抗生素是由青霉素結構改造而成的一類新型β-內酰胺類抗生素,問世于20世紀80年代。其結構與青霉素類的青霉環(huán)相似,不同之處在于噻唑環(huán)上的硫原子為碳所替代,且C2與C3之間存在不飽和雙鍵;另外,其6位羥乙基側鏈為反式構象。醫(yī)學.教育網整理研究證明,正是這個構型特殊的基團,使該類化合物與通常青霉烯的順式構象顯著不同,具有超廣譜的、極強的抗菌活性,以及對β-內酰胺酶高度的穩(wěn)定性。

酶促反應具有高度特異性:

酶的特異性是指酶對底物的選擇性,有以下三種類型:

1.絕對特異性:

酶只作用于特定結構的底物,生成一種特定結構的產物。如淀粉酶只作用淀粉。

2.相對特異性:

酶可作用于一類化合物或一種化學鍵。例如磷酸酶可作用于所有含磷酸酯鍵的化合物。

3.立體異構特異性:

一種產僅作用于立體異構體中的一種。例如L-乳酸脫氫酶只作用于L-乳酸,而對D-乳酸不起催物作用。

舌下給藥特點及應用介紹:

舌下給藥→口腔黏膜吸收→口腔靜脈→上腔靜脈。

舌下給藥的特點:

吸收較迅速,吸收面積小,但血流豐富。

避免肝臟的首過消除,對某些藥物特別有意義。

舌下給藥的應用:

舌下給予硝酸甘油,因其是非解離型,脂溶性高,因此吸收快,奏效也快。

此外,異丙腎上腺素或甲睪酮等也可通過舌下給藥。

退出
會 搜
特別推薦

1、凡本網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醫(yī)學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

4、聯(lián)系方式:

編輯信箱:mededit@cdeledu.com

電話:010-823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