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 免費(fèi)試聽
- 免費(fèi)直播
10月31日 19:00-21:00
詳情11月06日 19:00-21:00
詳情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利水滲濕藥對有哪些吧!
1.桂枝配茯苓
桂枝通陽化氣,溫化水飲;茯苓淡滲利濕,利尿消水。合用則溫陽利水,共祛表里之水濕。桂枝得茯苓,則不發(fā)表反利水;茯苓得桂枝,則制水之功更捷。如五苓散、苓桂術(shù)甘湯。
2.豬苓配澤瀉
豬苓味淡,利水之力大;澤瀉甘咸,善消水臌之腹水,且祛濕清熱之中,兼瀉肝腎之火。合用則增強(qiáng)利水效果,主治小便不利,如四苓散。
3.茯苓配豬苓
茯苓走氣分,淡滲利濕,且補(bǔ)益脾胃;豬苓入血分,利水之功大,長于去胃經(jīng)之水,但無補(bǔ)益之力。合用則利水滲濕,扶正祛邪兼顧,主治脾胃水濕內(nèi)停之水腫及水瀉。
4.黃芪配防己
黃芪甘溫,補(bǔ)氣升陽,兼實(shí)腠理;防己苦寒,行水消腫,兼清下焦?jié)駸帷:嫌脛t益氣行水,凡皮膚、四肢浮腫明顯,伴身重、汗出、惡風(fēng)者用之,如防己黃芪湯。
5.赤茯苓配車前子
赤茯苓瀉濕熱,利竅行水,善治小便黃赤短少;車前子利水通淋,兼治溺赤淋瀝。合用則通淋利水作用增強(qiáng),主治淋濁、尿少澀痛及水腫。
6.杏仁配薏仁
杏仁苦寒,宣肺利氣而潤燥;薏仁甘寒,健脾利濕而排膿,并治腳氣。合用則行氣利水而排膿,主治肺癆肺癰、咯吐膿血者,如葦莖湯、宣痹湯。
7.瞿麥配萹蓄
瞿麥苦寒,能清心熱,利小腸與膀胱濕熱,偏入血分;萹蓄則以清利膀胱濕熱為主,兼治黃疸、濕疹。合用則清濕熱利尿之功效更著,如八正散。
8.赤小豆配赤茯苓
赤小豆利水消腫,赤茯苓清利濕熱,合用則利水消腫而不傷脾,主治小便不利,水濕內(nèi)停之水腫、妊娠子腫等。
9.石韋配海金沙
石韋苦寒,偏人氣分,清膀胱濕熱而利水通淋;海金沙甘寒,偏人血分,善治小腸與膀胱濕熱。合用則清熱通淋之功更佳,主治肺氣不清和膀胱濕熱所致的癃閉和熱淋、血淋、砂石淋,治砂石淋以海金沙為主,濕熱淋以石韋葉為主。
10.冬瓜子配冬葵子
冬瓜子甘寒,排膿利濕,降痰清肺;冬葵子滑利通竅,兼滑腸通便。合用則利水排膿,主治肺癰、腸癰、咳嗽或咳吐膿痰。
11.茯苓配澤瀉
茯苓利水,有補(bǔ)有瀉;澤瀉利水,有瀉無補(bǔ),但能瀉肝腎之火。二藥均甘淡平緩,合用則增強(qiáng)滲濕利水作用,主治水飲內(nèi)停的小便不利,眩暈,水腫身重,煩渴欲飲及泄瀉等,如茯苓澤瀉湯。
12.木通配車前
木通瀉心火,引熱下行而利水,其性降中兼通,能通血脈、通大便、通利關(guān)節(jié);車前利水清熱,明目止瀉(車前草兼能涼血止血)。合用則利尿通淋之功更著,如八正散。
13.茯苓配苡仁
二藥都具健脾止瀉,滲利水濕之功,為平補(bǔ)利濕之品,合用則可增強(qiáng)健脾利濕之功,配入利水藥則利水而不傷脾,配入補(bǔ)益藥則補(bǔ)而不膩。如參苓白術(shù)散。
14.滑石配甘草
滑石味淡性寒,淡可滲濕,寒能清熱解暑,甘草清熱和中。合用則清熱利濕解暑。主治暑邪內(nèi)侵的身熱、心煩、口渴、小便短赤、吐瀉等。
15.白茅根配益母草
二藥均有利水作用。茅根甘寒,利水而不傷陰,且能止血。主治腎病水腫,伴血尿者尤佳。
16.滑石配木通
滑石以清熱利竅為主,配以苦寒之木通。合具清熱利濕、通淋之功。主治熱淋,小便熱痛赤澀之證。近兼治尿路感染并結(jié)石。
17.澤瀉配白術(shù)
澤瀉利水滲濕,白術(shù)健脾燥濕。兩藥合用,既健脾又滲濕,對痰飲、水濕有標(biāo)本兼治之功。用治痰飲所致的眩暈,亦治泄瀉。對體肥多濕者,本方又有減肥作用。瘀生新,為下焦蓄血之主藥,如桃仁承氣湯。
18.附子配茯苓
附子溫陽而茯苓利水,故主治陰水證,即水腫而兼惡寒、脈沉等,古方如真武湯。
19.澤瀉配茯苓
茯苓得澤瀉而利水除濕之功倍增;澤瀉得茯苓,則利水而不傷脾。故主治一切水濕停留,如水腫、黃疸、泄瀉、淋濁、小便不利等,古方如五苓散及其類方。
20.茵陳配梔子
濕熱陽黃,必須清熱利濕兼長之品治之。茵陳偏于利濕,梔子偏于清熱,都兼具較強(qiáng)的清利作用,為治黃疸的要藥,古方如茵陳蒿湯。
21.木通配車前子
木通與車前子都有較強(qiáng)的利濕通淋功效,具性皆寒涼,故主治下焦?jié)駸嶂軡峤孕?,癥見尿急、尿頻、尿痛等,古方如八正散。
希望對你有幫助!
天
10月31日 19:00-21:00
詳情11月06日 1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