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保醫(yī)學題庫】全新升級!學習做題新體驗!
直播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APP下載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med66_weisheng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中醫(yī)內(nèi)科主治醫(yī)師 > 輔導精華

痞滿的辨證論治要點

2019-05-29 16:47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水滴石穿,繩鋸木斷,只有不斷積累儲備知識點,才能完美應對考試。為了幫助各位中醫(yī)內(nèi)科主治醫(yī)師考生更好地備考復習,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專門整理了痞滿的辨證論治要點如下:

辨證要點

辨寒熱虛實痞滿綿綿,得熱則舒,遇寒則甚,口淡不渴,苔白,脈沉者,多為寒;痞滿勢急,胃脘灼熱,得涼則舒,口苦便秘,口渴喜冷飲,苔黃,脈數(shù)者,多為熱;痞滿時減復如故,喜揉喜按,不能食或食少不化,大便溏薄,久病體虛者,多屬虛;痞滿持續(xù)不減,按之滿甚或硬,能食便秘,新病邪滯者,多屬實。痞滿寒熱虛實的辨證,還應與胃痛互參。

治療原則

胃痞的基本病機是脾胃功能失調(diào),升降失司,胃氣壅塞。因此,其治療原則是調(diào)理脾胃,理氣消痞。實者分別施以瀉熱、消食、化痰、理氣,虛者則重在補益脾胃。對于虛實并見之候,治療宜攻補兼施,補消并用。治療中應注意理氣不可過用香燥,以免耗津傷液,對于虛證,尤當慎重。

分證論治

『實痞』

邪熱內(nèi)陷

癥狀:胃脘痞滿,灼熱急迫,按之滿甚,心中煩熱,咽干口燥,渴喜飲冷,身熱汗出,大便于結(jié),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

治法:瀉熱消痞,理氣開結(jié)。

方藥:大黃黃連瀉心湯。

方中大黃瀉熱消痞開結(jié),黃連清瀉胃火,使邪熱得除,痞氣自消。可酌加銀花、蒲公英以助瀉熱,加枳實、厚樸、木香等以助行氣消痞之力。若便秘心煩者,可加全瓜蔞、梔子以寬中開結(jié),清心除煩;口渴欲飲者,可加花粉、連翹以清熱生津。

飲食停滯

癥狀:胃脘痞滿,按之尤甚,噯腐吞酸,惡心嘔吐,厭食,大便不調(diào),苔厚膩,脈弦滑。

治法:消食導滯,行氣消痞。

方藥:保和丸。

方中山楂、神曲、萊菔子消食導滯,半夏、陳皮行氣開結(jié),茯苓健脾利濕,連翹清熱散結(jié),全方共奏消食導滯,.行氣消痞之效。若食積較重,脘腹脹滿者,可加枳實、厚樸以行氣消積;若食積化熱,大便秘結(jié)者,可加大黃、檳榔以清熱導滯通便;若脾虛食積,大便溏薄者,可加白術(shù)、黃芪以健脾益氣。1473

痰濕內(nèi)阻

癥狀:脘腹痞滿,悶塞不舒,胸膈滿悶,頭重如裹,身重肢倦,惡心嘔吐,不思飲食,口淡不渴,小便不利,舌體胖大,邊有齒痕,苔白厚膩,脈沉滑。

治法:燥濕化痰,理氣寬中。

方藥:二陳湯合平胃散。

方中蒼術(shù)、半夏燥濕化痰,厚樸、陳皮寬中理氣,茯苓、甘草健脾和胃,共奏燥濕化痰,理氣寬中之功??杉忧昂?、桔梗、枳實以助其化痰理氣。若氣逆不降,噫氣不除者,可加旋覆花、代赭石以化痰降逆;胸膈滿悶較甚者,可加薤白、菖蒲、枳實、瓜蔞以理氣寬中;咯痰黃稠,心煩口干者,可加黃芩、梔子以清熱化痰。

肝郁氣滯

癥狀:胃脘痞滿悶塞,脘腹不舒,胸膈脹滿,心煩易怒,喜太息,惡心噯氣,大便不爽,常因情志因素而加重,苔薄白,脈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氣消痞。

方藥:越鞠丸。

方中香附、川芎疏肝理氣,活血解郁;蒼術(shù)、神曲燥濕健脾,消食除痞;梔子瀉火解郁。本方為通治氣、血、痰、火、濕、食諸郁痞滿之劑。若氣郁較甚,脹滿明顯者,可加柴胡、郁金、枳殼,或合四逆散以助疏肝理氣;若氣郁化火,口苦咽干者,可加龍膽草、川棟子,或合左金丸,以清肝瀉火;若氣虛明顯,神疲乏力者,可加黨參、.黃芪等以健脾益氣。

『虛痞』

脾胃虛弱

癥狀:胃脘痞悶,脹滿時減,喜溫喜按,食少不饑,身倦乏力,少氣懶言,大便溏薄,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沉弱或虛大無力。

治法:健脾益氣,升清降濁。

方藥:補中益氣湯。

方中人參、黃芪、白術(shù)、甘草等補中益氣,升麻、柴胡升舉陽氣,當歸、陳皮理氣化滯,使脾氣得復,清陽得升,胃濁得降,氣機得順,虛痞自除。若痞滿較甚,可加木香、砂仁、枳實以理氣消痞,或可選用香砂六君子湯以消補兼施。若脾陽虛弱,畏寒怕冷者,可加肉桂、附子、吳茱萸以溫陽散寒;濕濁內(nèi)盛,苔厚納呆者,可加茯苓、苡仁以淡滲利濕;若水飲停胃,泛吐清水痰涎,可加吳茱萸、生姜、半夏以溫胃化飲。若屬表邪內(nèi)陷,與食、水、痰相合,或因胃熱而過食寒涼,或因寒郁化熱而致虛實并見,寒熱錯雜,而出現(xiàn)心下痞滿,按之柔軟,喜溫喜按,嘔惡欲吐,口渴心煩,腸鳴下利,舌質(zhì)淡紅,苔白或黃,脈沉弦者,可用半夏瀉心湯加減,辛開苦降,寒熱并用,補瀉兼施;若中虛較甚,則重用炙甘草以補中氣,有甘草瀉心湯之意;若水熱互結(jié),心下痞滿,干噫食臭,腸鳴下利者,則加生姜以化飲,則有生姜瀉心湯之意。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內(nèi)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知識請關(guān)注醫(yī)學教育網(wǎng)!

衛(wèi)生資格公眾號

距2024年中醫(yī)內(nèi)科主治醫(yī)師考試還有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張鈺琪 中醫(yī)內(nèi)科主治醫(yī)師 免費試聽
    2024衛(wèi)生資格成績放榜——職稱晉升慶功會

    主講:網(wǎng)校老師 6月11日19:00-21:30

    詳情
    衛(wèi)生職稱考試深度加大,2025年如何復習?

    主講:網(wǎng)校老師 6月12日19:00-21:00

    詳情
    免費資料
    中醫(yī)內(nèi)科主治醫(yī)師 備考資料包
    教材變動
    考試大綱
    高頻考點
    ??荚嚲?/div>
    立即領取 立即領取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