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網(wǎng)校老師 02月21日 16:00-18:00
詳情
張鈺琪 02月21日 09:00-21:00
詳情在中醫(yī)學中,扶正解表是治療外感疾病的一種重要方法,主要適用于正氣不足而外邪侵襲的情況。這類藥物既能增強機體的抵抗力(即扶正),又能解除表證(如發(fā)熱、惡寒等)。常用的扶正解表藥物有:
1. 桂枝:性溫,味辛甘,歸心肺膀胱經(jīng),功能發(fā)汗解肌,調(diào)和營衛(wèi),適用于風寒感冒初起。
2. 麻黃:性溫,味苦辛,歸肺膀胱經(jīng),能發(fā)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用于治療外感風寒、無汗而喘等癥狀。
3. 生姜:性微溫,味辛,歸肺脾經(jīng),具有發(fā)表散寒,溫中止嘔的作用,適用于風寒感冒伴有惡心嘔吐的患者。
4. 紫蘇葉:性溫,味辛,歸肺脾經(jīng),能夠解表散寒,行氣寬中,對于感受風寒引起的胸悶不舒有良好效果。
5. 荊芥:性微溫,味辛,歸肺肝經(jīng),可以發(fā)汗透疹,祛風止癢,適用于外感風邪所致的頭痛、身痛等癥狀。
6. 防風:性微溫,味甘辛,歸膀胱肝脾經(jīng),有解表散寒,勝濕止痛的功效,適合用于治療風濕痹痛及風寒感冒。
7. 白芷:性溫,味辛,歸肺胃大腸經(jīng),能發(fā)表散寒,祛風除濕,通竅止痛,對鼻塞流涕、頭風頭痛等癥有較好療效。
以上藥物在使用時需根據(jù)患者的具體病情和體質(zhì)特點,在專業(yè)醫(yī)師指導下合理配伍應用。
網(wǎng)校老師 02月21日 16:00-18:00
詳情張鈺琪 02月21日 0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