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骨髓炎是化膿性細菌引起的骨膜、骨質和骨髓的炎癥,最常見于3~15歲的兒童和少年,即骨生長最活躍的時期,男多于女。脛骨和股骨發(fā)病率最高(約占60%),其次為肱骨、橈骨及髂骨。如得不到及時正確治療,可變成慢性骨髓炎,遷延不愈,甚至危及生命[1]。2002~2007年骨科共手術治療急性骨髓炎20例,采用髓腔輕搔刮、抗生素滴注及負壓引流治療,取得良好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齡5~15歲,平均10.5歲。發(fā)生部位:股骨下端11例,脛骨上端8例,肱骨1例?;純喊Y狀:持續(xù)發(fā)熱,肢體水腫、疼痛,患肢不愿活動,拒按壓。本組20例中,他科治療后無效或發(fā)現(xiàn)患肢水腫,經(jīng)會診后轉入骨科6例。4例有輕微外傷史。
1.2治療方法加強全身營養(yǎng),高熱時降溫、補液、糾正酸中毒。必要時少量多次輸血,以增強機體抵抗力。給予易消化蛋白和維生素飲食。同時及早給予足量敏感抗生素,患肢制動。手術方法:全麻下,于肢體水腫最明顯部位作切口達骨膜。有骨膜下膿腫者,吸盡膿液,清除壞死組織,取標本細菌培養(yǎng)及藥敏試驗。骨膜局部多掀起,稍剝離,在骨皮質上鉆孔開窗約1.5cm×3cm大小,吸盡膿液,取一小刮匙伸入髓腔,刮除膿液及壞死組織,清除病灶,見有基本正常的血液流出時止。沖洗至沖洗液清亮,在髓腔內置粗細硅膠管2根,細管為滴注管,粗管為引流管,旁邊再置1根粗管為引流管,皮膚戳孔引出。緊密縫合切口,用加入敏感抗生素生理鹽水沖洗。24h持續(xù)滴注,液體量約1500~2000ml,持續(xù)2周左右。術后前3天沖洗量稍多,防止引流管堵塞,先拔滴注管,繼續(xù)引流2天后拔除引流管。術后患肢應用單側石膏托外固定,配合全身使用敏感抗生素及支持治療。
1.3結果術后癥狀明顯緩解,均痊愈出院。隨訪6個月~4年,除2例轉為慢性骨髓炎外,其余均痊愈,生長發(fā)育正常。
2討論
2.1急性骨髓炎的診斷強調早期診斷如能早期診斷,及時合理治療,病情將很快改善。患兒有高熱等全身中毒癥狀,局部肢體劇烈疼痛和搏動性疼痛,懼怕移動患肢。局部皮溫高、有壓痛要懷疑急性骨髓炎。局部分層穿刺有確診價值。早期血液中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明顯增高,可伴有貧血及血沉增快。早期,時刻牢記X線沒有骨的變化,2周后可有X線改變,有診斷意義。超聲4天左右可顯示骨膜抬高及少量積液。10天后可顯示骨質破壞,可作為小兒急性骨髓炎的首選方法。CT表現(xiàn):7天左右出現(xiàn)股密度不均,10天左右顯示骨膜反應[2]。MRI對骨和軟組織的炎癥高度敏感,超過X線平片、CT和核素,骨感染時,正常骨髓被炎癥細胞取代浸潤。細菌繁殖引起炎癥反應,繼而發(fā)生骨髓梗死。急性骨感染時病變邊界不清楚,而慢性骨髓感染時,病變邊界清楚,軟組織較急性感染受累范圍?。?],應廣泛應用。
2.2搔刮骨髓腔術中用小刮匙輕搔刮,防止動作粗暴,擠壓髓腔,以免感染擴散。以往文獻均強調不搔刮髓腔以免感染擴散。但由于髓腔內壞死組織不能完全清除,病灶及細菌存于髓腔內,雖大量抗生素也不能完全消滅細菌,故有的形成慢性骨髓炎。而髓腔輕搔刮,可最大限度地清除壞死組織及細菌,可以阻止炎性病灶的遷延擴散。于順禮報道19例采用髓腔輕搔刮,持續(xù)閉式?jīng)_洗負壓引流全部一期愈合,功能恢復滿意[4]。
2.3急性骨髓炎術后持續(xù)灌洗關鍵在于引流通暢。手術后早期可沖洗出大量壞死組織、血凝塊及其他絮狀物,易堵塞引流管,導致液體外漏,影響沖洗效果及傷口愈合。如何保證引流通暢關鍵是要做到術中病灶清除徹底,止血徹底。引流管選用硅膠管不易擠壓變形,側孔可適當剪大,負壓不要太大。早期筆者只用1根引流管,1例出現(xiàn)引流管堵塞。患兒癥狀不緩解,行再次手術調整引流管,并在骨窗周圍再放1根粗硅膠管引流。術后引流通暢。第二次手術增加患兒痛苦及傷口感染機會。以后手術筆者均放置2根引流管,引流效果較好,當1根引流管堵塞時,另1根還可繼續(xù)引流。筆者認為:雙引流管臨床效果肯定。術后沖洗一定要徹底,術后早期沖洗量必須足夠大,以防血塊和分泌物堵塞引流管,每天記錄沖洗出入量,保持出入量平衡,后期引流速度減慢,表明病灶已被新生肉芽組織填充,沖洗時間2周直至引流液完全清亮,患兒癥狀好轉,肢體水腫消退才停止沖洗,拔滴注管,繼續(xù)引流1~2天,拔除引流管。譚成沛等報道采用閉合滴注負壓引流治療小兒急性骨髓炎8例取得好療效[5]。骨科采用此方法治療急性骨髓炎取得較好療效,值得臨床推廣。[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胥少汀,葛寶豐,徐印坎。實用骨科學,第3版。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5,1237-1249.
2高巖,翁磊,袁珍,等。小兒急性骨髓炎超聲診斷和X-線、CT對照分析。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05,21(9):709-710.
3高元桂,蔡幼銓,蔡祖龍。磁共振成像診斷學。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4,685.
4于順禮。急性骨髓炎手術方法探討。中國醫(yī)學研究雜志,2005,5(4):339-340.
5譚成沛,李照林,熊必勇。閉合滴注負壓引流治療小兒急性骨髓炎。鄖陽醫(yī)學院報,2005,24(2):95.
- · 2011年中西醫(yī)結合骨傷科學考試大綱(專業(yè)代碼329)
- · 2011年耳鼻咽喉科學考試大綱——專業(yè)知識(專業(yè)代碼336)
- · 2011年疼痛學-相關專業(yè)知識考試大綱(專業(yè)358)
- · 2011年中醫(yī)內科學專業(yè)技術格考試大綱
- · 2011年中醫(yī)眼科學中醫(yī)耳鼻喉科學大綱
- · 2011年中醫(yī)外科學中醫(yī)肛腸科學大綱
- · 2010年疼痛學考試大綱——相關專業(yè)知識(084專業(yè))
- · 2009年外科學考試大綱——骨外科學相關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知識(衛(wèi)生資格考試:043)
- · 2008年衛(wèi)生資格全科醫(yī)學考試大綱(026)
- · 小兒急性骨髓炎手術治療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