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0月29日 19:00-21:00
詳情9月23日 19:30-21:00
詳情重演律是指:生物個體胚胎發(fā)育重演系統(tǒng)發(fā)育過程的規(guī)律【1】。這一規(guī)律也適用于組織的再生修復過程【2】。
胃病時胃粘膜腸上皮化生是胃粘膜多種病理改變的中心點,并與胃病預后有密切關系。對胃粘膜腸化的大量研究大多數(shù)集中于其組織來源,鑒別技術和預后診斷意義上,但對腸化的生物學本質則研究較少,一般認為它只是一種非特異性適應性變化【3~6】。我們認為這種認識過于簡單,難以解釋腸化的多種特異性生物學現(xiàn)象。本文提出的如下假說:腸化不是簡單地由一種消化道上皮代替另一種,而是一種去分化現(xiàn)象,其過程也即胃粘膜反重演律性的演變。
一、胃、腸進化程度比較
1.從器官發(fā)育來看,腸早于胃發(fā)育形成。進化學上,胃的出現(xiàn)在魚類才開始,是為吞咽大塊食物所需【7】;低等脊索動物如海鞘目類似胃的結構其細胞尚有呼吸功能【8】;胚胎學上胚13周~14周胃才最后形成【9】;胎胃粘膜上皮有腸和胃兩種抗原,腸上皮抗原只維持到出生后數(shù)月,后則只剩下胃上皮抗原【10】。十二指腸及回腸上皮膜抗原(EMA)均陽性,結腸上皮EMA為陰性,EMA存在于人體正常上皮細胞表面及起源于上皮的高分化腫瘤細胞,不合成EMA的腫瘤細胞分化較低,這提示結腸上皮比小腸上皮分化低。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2.從腺體發(fā)育來看,進化學上,大腸腺于脊椎動物亞門軟骨魚綱出現(xiàn),小腸腺于硬骨魚綱出現(xiàn),胃腺于兩棲綱出現(xiàn)【7】。十二指腸腺主要在哺乳動物出現(xiàn)【8】。胚胎學上,胎9周~11周從十二指腸至結腸依次形成腸腺原基,13周胃形成胃腺原基,并開始形成賁門腺和幽門腺,14~15周出現(xiàn)十二指腸腺【9】。
3.從細胞發(fā)育來看,進化學上,腸吸收細胞出現(xiàn)較早,從兩棲類至鳥類胃腺主細胞分泌鹽酸和胃蛋白酶原,至哺乳動物才有主細胞和壁細胞的分化【8】。胚胎學上,胎9至11周出現(xiàn)腸杯狀細胞,然后柱狀上皮開始分化為吸收上皮,胎15周胃腺原基中可見主細胞,壁細胞和分泌細胞。
4.從粘液發(fā)育來看:大腸杯狀細胞含硫酸粘液和氧乙?;僖核嵴骋簽橹鳎∧c杯狀細胞含氮乙?;僖核嵴骋簽橹鳎副粡蜕掀ぜ毎?、胃腺上部粘液細胞、賁門腺、幽門腺、十二指腸粘液細胞均分泌中性粘液【12】。硫酸粘液是一種胚胎性粘液【12,13】。胚胎期胃腸道上皮均分泌酸性粘液,隨胚胎的發(fā)育在出現(xiàn)胃上皮的同時也開始分泌中性粘液【14】。胚胎期十二指腸粘膜分泌硫酸粘液,M3C抗原在胚胎十二指腸粘膜及成人結腸粘膜杯狀細胞均可見到【4】。幼稚型十二指腸杯狀細胞分泌中性,氮乙?;僖核?、氧乙?;僖核?、硫酸粘液,但成熟后則失去分泌后兩種粘液的功能【15】。
5.胃粘膜被復上皮和腺上皮兩種上皮成份比較:被復上皮原始于腺上皮,進化學上胃出現(xiàn)于魚類,而胃腺在兩棲類才出現(xiàn);胚胎學上胚9周形成胃小凹,13周小凹底部才出現(xiàn)胃腺原基【9】。被復上皮代謝形成與腸上皮完全相同,即增殖帶位于上皮底部,細胞更換方式是同步的。與胃腺完全不同【12】。
綜上所述,胃腸道粘膜上皮組織按進化程度由低到高排列約為:結腸被復上皮和腺上皮、小腸被復上皮和腺上皮、胃被復上皮、胃中性粘液腺(如賁門腺和幽門腺)上皮和胃體腺上部粘液細胞、胃體腺中下部由壁細胞、主細胞等組成的腺上皮和十二腸腺上皮。張氏也認為,胃粘膜上皮是腸道上皮發(fā)育過程中的高級組織細胞【14】。
在生理和病理情況下,胃粘膜上皮可出現(xiàn)重演上述進化、發(fā)育規(guī)律的現(xiàn)象。這也反證了這一規(guī)律的存在。頸粘液細胞分化為被復上皮細胞和胃腺上部粘液細胞的過程重復了從硫酸粘液轉變?yōu)橹行哉骋旱倪^程。
大鼠胃粘膜模式圖見【16】。從幽門部或賁門部向胃體部及從胃小彎向胃大彎推移過程中各種上皮發(fā)育順序如下:被復上皮→中性粘液腺(如賁門腺和幽門腺)上皮和胃體腺上部粘液細胞→胃體腺中下部以壁細胞和主細胞為主的腺上皮。圖清楚顯示賁門腺或幽門腺代表中性粘液腺與胃體腺上部粘液細胞本質一致。
人胃進化程度高于大鼠胃,因此,人胃粘膜單純被復上皮階段不明顯,而從中性粘液腺始。人胃粘膜與大鼠胃粘膜相比,硫酸粘液細胞減少而中性粘液增多【16】。胃潰瘍時胃粘膜修復的順序也是:被復上皮→胃腺上部中性粘液細胞→胃腺中、下部以壁細胞和主細胞為主構成的腺上皮。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二、所以說:胃粘膜腸化的過程(包括從小腸上皮化生到大腸上皮化生的過程),就是胃粘膜上皮去分化和反重演律的過程。這一假說比之單純的代替說,更符合組織再生修復的一般規(guī)律【2】。朱氏有類似觀點【17】。
三、這一假說可以解釋:
1.腸化的順序大多是:胃體腺→假幽門腺→小腸型腸化→大腸型腸化【12】。其發(fā)展方向是去分化。
2.腸化比未腸化易癌變,大腸型腸化比小腸型腸化易癌變【12】。因為后者分化程度低。
3.腸化與不典型增生關系密切:腸化往往在形態(tài)和功能方面都不成熟【10】。不典型增生主要發(fā)生在腸化基礎上,不典型增生常具有腸化細胞的特性【12,18】。因為二者都有共同的去分化特性。
4.腸化與胚胎化關系密切:腸化上皮常伴乳酸脫氫酶胚胎型同功酶活化【10】。結腸型腸化抗原性與胎兒十二指腸粘膜一致,是一種胚胎幼稚化的表現(xiàn)【19】。某些腸化的增殖細胞磷酸化酶呈強陽性反應。正常人磷酸化酶存在于胎兒中期未分化的胃上皮,出生以后顯陰性或弱陽性【20】。因為腸化本身就是胚胎化。
5.大多數(shù)光鏡下的胃型胃癌在電鏡下也是腸型胃癌【21】。胃型胃癌不僅起源于胃固有粘膜,也與胃粘膜腸化有關【19】。因為腸化也即胃粘膜的去分化。
6.胃癌組織呈現(xiàn)與腸粘膜相同的抗原性和酶學特性:某些胃癌和癌旁腸化上皮可見一種對結腸粘膜及十二指腸粘膜特異的抗原(M3C)【12】。胃粘膜腸化上皮和1/3胃癌的細胞中見正常時只出現(xiàn)于小腸粘膜上皮的氨基肽酶【22】。39%胃癌出現(xiàn)小腸性AKP【22】。
7.腸化時被復上皮改建先于腺體改建【15】。因為前者分化程度比后者低。
8.即使無明顯腸化,不典型增生,包括球樣不典型增生和未分化胃癌、印戒細胞癌均含有腸型粘液,特別是硫酸粘液【10,23】。
9.老年人易見萎縮性胃炎及腸化,因為老年人的生理機能變化特點也是退行性變【24】。
四、本文提出胃粘膜腸化不是簡單的非特異性變化,而是去分化演變,腸化的過程就是胃粘膜反重演律的演變過程。
參考文獻
【1】方宗熙等進化論60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2】[美]W·盧布姆等主編佳木斯醫(yī)學院譯校組織學科學出版社1984
【3】桂先勇胃炎、腸化和不典型增生與胃癌關系初探醫(yī)學與哲學1988(7):12
【4】雷道年等腸上皮化生的類型及其與胃癌發(fā)生的關系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1985(4):37
【5】金行藻胃粘膜腸上皮化生的類型和早期胃癌的關系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1985(4):19
【6】李蜀華胃粘膜腸化范圍及類型在胃癌發(fā)生中的作用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1985(4):10
【7】楊安峰等脊椎動物學(上、下冊)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
【8】[德]U·威爾士等著比較動物細胞學與組織學科學出版社1979
【9】宋鐵生人體胚胎學科學出版社1987
【10】張文范等胃癌上??萍汲霭嫔?987
【11】李澤桂等大鼠腸道上皮膜抗原(EMA)的免疫組化研究中國解剖學會第二屆組織學胚胎學青年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1991大連
【12】張蔭昌主編胃病理及胃粘膜活檢遼寧科技出版社1988
【13】馬寶驪主編醫(yī)學免疫學同濟大學出版社1987
【14】張蔭昌胃粘膜異型增生癌變潛在危險性判斷指標研究國內外醫(yī)學科學進展(1988)41
【15】[蘇]JI·別爾林等編著韓子文等譯胃和十二指腸粘膜病理組織學圖譜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2
【16】陳小野從大鼠胃粘膜粘液組化探討胃粘膜中性粘液細胞的直接來源內部資料
【17】朱富剛等胃粘膜腸上皮化生的組織化學特點及其癌前意義(粘液和嗜銀、親銀染色觀察)遵義醫(yī)學院學報9(2):28
【18】全國胃癌防治研究協(xié)作組病理組胃和十二指腸粘膜活檢病理1981
【19】劉為紋胃粘膜癌前病變研究進展中華消化雜志199212(1):20-22
【20】房殿春等胃粘膜腸上皮化生與胃癌的關系研究進展臨床內科雜志1987(4):16
【21】孫永平等腸吸收上皮細胞型胃癌細胞的超微結構中華病理學雜志1985(2):160
【22】黃介飛綜述國外醫(yī)學腫瘤分冊1984(1)
【23】劉樹卿等人胃粘膜球樣異型增生的細胞粘液、CEA改變及與印戒細胞癌的關系中華腫瘤雜志1989(3):176
【24】[日]村上元孝等著鄒元植等譯校老年病學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2
10月29日 19:00-21:00
詳情9月23日 19:3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