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大家了解,醫(yī)學教育網小編為您提供匯總:內科學--引起繼發(fā)性高血壓的病因有哪些?
1.腎性
(1)腎實質性高血壓 病因為原發(fā)或繼發(fā)性腎臟實質病變,是最常見的繼發(fā)性高血壓之一,其血壓升高常為難治性,是青少年患高血壓急癥的主要病因;常見的腎臟實質性疾病包括急、慢性腎小球腎炎、多囊腎;慢性腎小管——間質病變(慢性腎盂腎炎、梗阻性腎病);代謝性疾病腎損害(痛風性腎病、糖尿病腎?。?;系統(tǒng)性或結締組織疾病腎損害(狼瘡性腎炎、硬皮病);腎臟腫瘤(腎素瘤)等。
(2)血管性高血壓——腎動脈狹窄 腎動脈主干或分支狹窄,導致患腎缺血,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活性明顯增高,引起高血壓及患腎功能減退。腎動脈狹窄是引起高血壓和/或腎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之一,患病率占高血壓人群的1%——3%。目前,動脈粥樣硬化是引起我國腎動脈狹窄的最常見病因,據估計約為70%,其次為大動脈炎(約25%)及纖維肌性發(fā)育不良(約5%)。
2.內分泌性
(1)原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原醛癥) 是由于腎上腺自主分泌過多醛固酮,而導致水鈉潴留、高血壓、低血鉀和血漿腎素活性受抑制的臨床綜合征,常見原因是腎上腺腺瘤、單側或雙側腎上腺增生,少見原因為腺癌和糖皮質激素可調節(jié)性醛固酮增多癥(GRA)。
(2)嗜鉻細胞瘤 可起源于腎上腺髓質、交感神經節(jié)或其他部位的嗜鉻組織,由于過度分泌兒茶酚胺,引起持續(xù)性或陣發(fā)性高血壓和多個器官功能及代謝紊亂。
(3)庫欣綜合征 即皮質醇增多癥,其主要病因分為ACTH依賴性或非依賴性庫欣綜合征兩大類;前者包括垂體ACTH瘤或ACTH細胞增生(即庫欣?。?、分泌ACTH的垂體外腫瘤(即異位ACTH綜合征);后者包括自主分泌皮質醇的腎上腺腺瘤、腺癌或大結節(jié)樣增生。
(4)肢端肥大癥 是由于垂體腫瘤引起前葉分泌過多生長激素導致水、鈉潴留,引起血壓升高。
3.其他
(1)主動脈縮窄 系少見病,包括先天性主動脈縮窄及獲得性主動脈狹窄。先天性主動脈縮窄表現為主動脈的局限性狹窄或閉鎖,發(fā)病部位常在主動脈峽部原動脈導管開口處附近,個別可發(fā)生于主動脈的其他位置;獲得性主動脈狹窄主要包括大動脈炎、動脈粥樣硬化及主動脈夾層剝離等所致的主動脈狹窄。主動脈狹窄只有位于主動脈弓、降主動脈和腹主動脈上段才會引發(fā)臨床上的顯性高血壓,升主動脈狹窄引發(fā)的高血壓臨床上常規(guī)的血壓測量難以發(fā)現,而腎動脈開口水平遠端的腹主動脈狹窄一般不會導致高血壓。
(2)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 是指由于睡眠期間咽部肌肉塌陷堵塞氣道,反復出現呼吸暫停或口鼻氣流量明顯降低,是頑固性高血壓的重要原因之一。
(3)真性紅細胞增多癥 是由于原因不明的以紅細胞異常增殖為主的骨髓增殖性疾病。
(4)藥物性高血壓 是常規(guī)劑量的藥物本身或該藥物與其他藥物之間發(fā)生相互作用而引起血壓升高,當血壓>140/90mmHg時即考慮藥物性高血壓。
(5)單基因遺傳性疾病 如糖皮質激素可治性醛固酮增多癥、Liddle綜合征、Gordon綜合征、多發(fā)性內分泌腫瘤等。
以上就是“內科學--引起繼發(fā)性高血壓的病因有哪些?”的全部內容啦,以上信息由醫(yī)學教育網小編匯總,更多信息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內科學職稱考試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