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發(fā)育時期,造釉器過度卷疊或局部過度增殖,深入到牙乳頭中所致。牙萌出后,在牙面可出現(xiàn)一囊狀深陷的窩洞。常見于上頜側切牙,偶也可發(fā)生于上頜中切牙或尖牙。根據牙內陷的深淺程度及其形態(tài)變異,臨床上可分為:畸形舌側窩、畸形根面溝、畸形舌側尖和牙中牙。
一、臨床表現(xiàn)
1.畸形舌側窩 是牙內陷最輕的一種。由于舌側窩呈囊狀深陷,容易滯留殘渣,細菌滋生,引起牙髓感染、壞死及根尖周病變。
2.畸形根面溝 為一條縱行溝裂,越過舌隆突向根方延伸;嚴重者可將牙根分裂為二,形成額外根?;胃鏈鲜过l溝底封閉不良,形成骨下袋,導致牙周組織的破壞。
3.畸形舌側尖 舌隆突呈圓錐形突起,突起成一牙尖,又稱指狀舌尖。牙髓組織伸入,易遭磨損而引起牙髓及根尖周組織病變。
4.牙中牙 是牙內陷最嚴重的一種。牙齒呈圓錐狀,且較其固有形態(tài)稍大;X線片示一個牙包于牙中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其實陷入部分的中央不是牙髓,而是含有殘余造釉器的空腔。
二、治療
對牙內陷的治療,應視其牙髓是否遭受感染而定。
早期應按深齲處理,將空腔內軟化組織去盡,形成洞形,按間接蓋髓術處理。若去腐質時露髓,應將內陷處鉆開,然后根據牙髓狀態(tài)和牙根發(fā)育情況,選擇進一步處理的方法。若牙齒外形也有異常,必要時可拔除患牙再修復。
凡導致牙髓、牙周同時發(fā)病者,應在行根管治療術的同時行牙周病手術治療。若裂溝已達根尖部,由于相互交通造成了牙周組織廣泛破壞,則預后不佳,應予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