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半邊蓮 (《廣西藥植名錄》)
半邊風(fēng)、山螞蝗、紅蓮(《廣西藥植名錄》),鬼邊榜、大半邊蓮(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cè)》),肉半邊蓮(《廣西實(shí)用中草藥新選》)。
葉互生,膜質(zhì),闊卵形至長(zhǎng)圓形,不對(duì)稱,長(zhǎng)11~27厘米,寬3.5~10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歪斜,心形,邊緣稍有小齒,兩面無毛;葉柄纖細(xì)。托葉早落。聚傘花序腋生;花4~6朵,白色;雄花萼片2,闊倒卵形或卵圓形,花瓣2,闊卵形;雌花萼片與花瓣6,倒卵形,白色或粉紅色;子房近球形,被銹色微柔毛,頂部收縮成一短喙,無翅。蒴果近球形,無翅亦無毛,頂冠有長(zhǎng)約3毫米而稍粗的喙。花期4~5月。生于林下巖石上。分布廣東、廣西、云南等地。
全年可采,曬干。
《廣西實(shí)用中草藥新選》:酸澀,涼。
性狀鑒別 全草干燥皺縮,長(zhǎng)90-150cm,莖直徑2-8mm表皮顯棕褐色,無毛,有膨大的節(jié)。葉多皺縮破碎,展開后呈長(zhǎng)圓形,長(zhǎng)8-15cm,寬3-5cm,暗綠色,先端漸尖,基部心形,無毛,邊緣疏生小齒。聚傘花序生葉腋間,花黃色。氣微,味酸澀。
根莖略呈圓形,彎曲,有分枝,長(zhǎng)5-12cm,直徑0.4-1.5cm。表面紅棕以或棕褐色,粗糙,有縱皺紋和明顯的結(jié)節(jié)。有時(shí)可見有薄片狀的栓皮和殘留的須根。有的表面具有點(diǎn)關(guān)突起的根痕和黃褐色絨毛。節(jié)間長(zhǎng)0.5-1cm,每節(jié)有一凹陷的莖痕。質(zhì)硬脆,易折斷,斷面不平坦,黃折色至棕紅色,可見黃白色點(diǎn)狀維管束。氣微,味酸澀。
①《廣西藥植名錄》:全株:消腫,止痛,治疥瘡。
根:治溫?zé)岵?,病血,瘡癤,貧血,蛇傷。
②《廣西實(shí)用中草藥新選》:解毒收斂,消腫止痛。
治咽喉急性炎癥,牙痛,毒蛇咬傷,湯火傷。
③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cè)》:治疥癬,無名腫毒,淋巴結(jié)核,食道癌。
內(nèi)服:煎湯,5~8錢。 外用:搗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