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擋路。
《史記·高祖本紀(jì)》:“吾子, 白帝 子也,化為蛇,當(dāng)?shù)?,今?赤帝 子斬之。”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四:“ 文王 夢一婦人,甚麗,當(dāng)?shù)蓝蕖?rdquo; 徐特立 《公園設(shè)立管見》:“更用園丁數(shù)人,辟治當(dāng)?shù)赖拈皇彙?rdquo;
2. 指在路上。
漢 東方朔 《七諫·初放》:“塊兮鞠,當(dāng)?shù)浪?,舉世皆然兮,余將誰告?” 唐 柳宗元 《牛賦》:“當(dāng)?shù)篱L鳴,聞?wù)唧@辟。” 宋 方岳 《獨往》詩:“不肯避人當(dāng)?shù)拦S,相看如客對門山。”
3. 執(zhí)政;掌權(quán)。
唐 韓愈 《答竇秀才書》:“當(dāng)朝廷求賢如不及之時,當(dāng)?shù)勒哂纸粤加兴荆贁?shù)寸之管,書盈尺之紙,高可以釣爵位。” 宋 歐陽修 《與韓忠獻(xiàn)王書》之九:“尋以移守南都,苦於當(dāng)?shù)溃H闕修問,徒切瞻思。”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二五篇:“大率與當(dāng)時當(dāng)?shù)烂?,?程 朱 而斥 陸 王 ,以‘打僧罵道’為唯一盛業(yè)。”
4. 指執(zhí)政者;掌權(quán)者。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六:“當(dāng)?shù)琅履车仍趦?nèi)地生事,作成我們穿件藍(lán)袍,做了個秀才。” 清 百一居士 《壺天錄》卷中:“ 曹 恣情不諱,觸怒諸當(dāng)?shù)馈?rdquo; 魯迅 《書信集·致姚克》:“我看 施君 也未必真研究過《文選》,不過以此取悅當(dāng)?shù)馈?rdquo;
5. 車前草的別名。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五·車前》:“ 陸璣 《詩疏》云:此草好生道邊及牛馬跡中,故有車前、當(dāng)?shù)馈ⅠR舄、牛遺之名。”
6. 合于正道。
《孟子·告子下》:“君子之事君也,務(wù)引其君以當(dāng)?shù)?,志於仁而已?rdquo; 趙岐 注:“言君子事君之法牽引其君以當(dāng)正道者仁也。” 朱熹 集注:“當(dāng)?shù)?,謂事合於理。” 宋 俞文豹 《吹劍錄》:“ 孟子 而有尊王之心,欲引其君以當(dāng)?shù)馈?rdquo;《文獻(xiàn)通考·經(jīng)籍一》:“ 孟氏 以儒術(shù)游於諸侯,思濟(jì)天下之溺,而引時君於當(dāng)?shù)勒?,至拳拳也?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