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之交,暑濕蒸騰,若調攝失宜,感受暑濕穢濁之氣;或因貪涼露宿,寒濕入浸,寒邪穢氣,郁遏中焦,使脾胃受損,升降失調,清濁不分,發(fā)為本病。
飲食過量,停滯不化;或恣食肥甘,濕熱內蘊;或誤食生冷不潔之物,損傷脾胃,致運化失職,水谷精華不能吸收,反停為濕滯,清氣不升,濁氣不降,吐瀉交作,而發(fā)本病。
脾氣素虛,或原有食滯,或本有濕阻,但未致發(fā)病,復因情志失調,憂郁惱怒,精神緊張,以致肝失疏泄,橫逆乘脾犯胃,脾胃受制,運化失常而成本病。正如《景岳全書?泄瀉》篇所說:“凡遇怒氣便作泄瀉者,必先怒時挾食,致傷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隨觸而發(fā),此肝脾二臟之病也,蓋以肝木克土,脾氣受傷而然。”
長期飲食失調,或勞倦內傷,或久病纏綿,均可導致脾胃虛弱,因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脾胃虛弱則不能受納水谷和運化精微,以致水反成濕,谷反為滯,濕滯內停,清濁不分,混雜而不遂成本病。
急性直腸炎若得不到及時治療,可引起腸息肉,腸狹窄,肛竇炎,便血以及肛管炎。1.大量便血:指短時間內大量腸出血,伴有脈搏增快,血壓降及血色除低,需要輸血治療。
2.腸狹窄:多發(fā)生在病變廣泛、病程持續(xù)長達5~25年以上的病例,其部位直腸,臨床上一般無癥狀,嚴重時可引起腸阻塞,在本病出現腸狹窄時,要警惕腫瘤,鑒別良性惡性。
3.肛管炎:這是本病的一個并發(fā)癥,經常與直腸炎并稱為肛管直腸炎,肛管炎久拖不治亦有癌變危險。
4.肛竇炎:直腸炎不及時治療,可并發(fā)肛竇炎等肛腸病,并有繼發(fā)肛周膿腫的危險。
5.腸穿孔:皮質激素的應用被認為是腸穿孔的一個危險因素。
6.腸息肉、結腸癌:直腸炎超過五年,腸道潰瘍面在炎癥的長期刺激下容易異常增生,引發(fā)腸息肉,一厘米以上腸息肉癌變率極高。約5%病例發(fā)生癌變。
7.中毒性擴張:這是本病的一個嚴重病發(fā)癥,多發(fā)生在全結腸炎的人,死亡率可高達44%,易并發(fā)腸穿孔。
8.便秘:大便秘結4—5日排便一次,糞便如羊屎樣,甚則不吃瀉藥不能通便。
9.腹瀉:因炎癥刺激所致,程度輕重不一,腹瀉為本病最主要癥狀。輕者每天3—4次,呈軟便或糊狀便,可混有粘液和膿血;重者數十次或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
10.腹痛:輕度病人無腹痛或僅有腹部不適。一般有輕度至中度腹痛,系左下腹陣痛,可涉及全腹有能一便意一便后緩解的規(guī)律。
11.其他癥狀:腹脹、消瘦、乏力、腸鳴、失眠、多夢、怕冷,嚴重者有可發(fā)熱,心跳加速,以及衰弱,貧血,失水,電解質平衡推敲和營養(yǎng)障礙等表現。
(1) 首先要臥床休息,保暖,并且禁食12小時,以后逐漸進少量流食,如米湯、藕粉,或稀粥、面湯等,慢慢地恢復正常飲食。
(2) 適當止痛止瀉??诜嵡哑8篂a嚴重的可吃些烤焦的饅頭片或糊米粥以收斂止瀉。
(3) 鼓勵多飲水,具體可見“急性胃炎的救護措施”。
(4) 病情輕者可不用“消炎藥”。一般可選用乳酶生、黃連素、氟哌酸等藥。
(5) 腹瀉嚴重伴脫水者,及時送醫(yī)院給予靜脈輸液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