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會編》
【藥名】水仙
【別名】水仙花
【來源】石蒜科水仙屬植物水仙,以鱗莖入藥。春秋采集,洗去泥沙,開水燙后,切片曬干或鮮用。
【性味歸經(jīng)】苦、辛,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散結(jié)消腫。用于腮腺炎,癰癤疔毒初起紅腫熱痛。
【用法用量】3~4錢。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水仙根醫(yī)藥常識
【藥名】水仙根
【拼音】SHUIXIANGEN
【來源】為石蒜科植物水仙的鱗莖。
【功 效】清熱解毒。
【主治】治癰腫瘡毒,蟲咬,魚骨哽。
【性味歸經(jīng)】①《綱目》:“苦微辛,滑寒,無毒。”②《本草再新》:“味甘苦,性寒,有毒。”
《本草再新》:“入心、肺二經(jīng)。”
【用法用量】外用:搗敷或搗汁涂。
【用藥忌宜】本品有毒,不宜內(nèi)服。
如果較大量地食用其球莖,會有溫和的毒性。有些人會將它和洋蔥混為一談--誤食水仙花球莖者會出現(xiàn)惡心、嘔吐、腹痛和腹瀉等癥狀,如果病情嚴重或者病人是兒童,醫(yī)生會建議采取靜脈滴注或口服藥物的方法來減輕惡心、嘔吐等病狀。
【處方名】水仙花根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春、秋采挖較佳。將根頭挖起后,截去苗莖、須、根,洗凈泥沙,用開水潦后,曬干;或縱切成片,曬干。
【拉丁名】原植物水仙Narcissus tazetta L. Var. Chinensis Roem.
【泡制方法】《本草會編》:“五月初收根,以童尿浸一宿,曬干,懸火暖處。”【考證】出自《本草綱目》。
【生藥材鑒定】鱗莖呈圓形,或微呈錐形,直徑約4~5厘米。外面包裹一層棕褐色的膜質(zhì)外皮,扯開后,內(nèi)心為多數(shù)相互包裹的黃白色瓣片(鱗葉)。質(zhì)地輕,無甚氣味。以個大、內(nèi)心充實者為佳。
【中藥化學(xué)成分】含偽石蒜堿(Pseudolycorine)、石蒜堿(Lycorine)、多花水仙堿(Tazettine)、漳州水仙堿等多種生物堿。水仙生物堿有一定的抗癌和抗病毒活性。同屬植物白水仙Narcissus papyraceus Ker一Gaw 鱗莖中含白水仙胺(Papyramine,C18 H21 O4 N,為石蒜倫堿的立體異構(gòu)體)、石蒜堿、多花水仙堿、雪花蓮胺堿(Galanthamine)、石蒜胺堿及偽石蒜堿。
石蒜科植物水仙的花。
功用主治祛風(fēng)除熱,活血調(diào)經(jīng)。①《綱目》:“去風(fēng)氣 ”②《現(xiàn)代實用中藥》:"治婦人子宮病,月經(jīng)不調(diào)。"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0.8~1.5錢;或入散劑。外用:搗敷。選方治婦人五心發(fā)熱:水仙花、干荷葉,赤芍藥等分。為末,白湯每服二錢。(《衛(wèi)生易簡方》) 相關(guān)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