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手機網
醫(yī)學教育網手機網

手機網二維碼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醫(yī)學百科類 > 中草藥 > 正文

澤瀉中醫(yī)傳承

2012-09-21 14:30 醫(yī)學教育網
|

各家論述

1.《本草衍義》:澤瀉,其功尤長于行水。 張仲景曰,水蓄渴煩,小便不利,或吐或瀉,五苓散主之。方 用澤瀉,故知其用長于行水?!侗窘洝酚忠怡o云,多服病人眼澀,誠為行去其水。張仲景八味丸用之者,亦不過引接桂、附等歸就腎經,別無他意。凡服澤瀉散人,未有不小便多者;小便既多,腎氣焉得復實?今人止泄精,多不敢用。

2.《醫(yī)經溯洄集》:張仲景八味丸用澤瀉,寇宗奭《本草衍義》云,不過接引桂、附等歸就腎經,別無他意。愚謂地黃、山茱萸、白茯苓、牡丹皮皆腎經之藥,固不待澤瀉之接引而后至也。附子乃右腎命門之藥,官桂能補下焦相火不足,亦不待乎澤瀉之接引而后至矣。唯干山藥雖獨入手太陰經,然其功亦能強陰,且手太陰為足少陰之上原,原既有滋,流豈無益?且澤瀉雖咸似瀉腎,乃瀉腎邪,非瀉腎之本也,故五苓散用澤瀉者,詎非瀉腎邪乎?白茯苓亦伐腎邪,即所以補正耳。是則八味丸之用澤瀉者非他,蓋取其瀉腎邪,養(yǎng)五臟,益氣力,起陰氣,補虛損之功。

3.《本草蒙筌》:澤瀉,多服雖則目昏,暴服亦能明目,其義何也?蓋瀉伏水,去留垢,故明目;小便利,腎氣虛,故目昏。二者不可不知。

4.《綱目》:澤瀉,氣平,味甘而淡,淡能滲泄,氣味俱薄,所以利水而泄下。脾胃有濕熱,則頭重而目昏耳鳴,澤瀉滲去其濕,則熱亦隨去,而土氣得令,清氣上行,天氣明爽,故澤瀉有養(yǎng)五臟、益氣力、治頭旋,聰明耳目之功,若久服則降令太過,清氣不升,真陰潛耗,安得不目昏耶?仲景地黃丸,用茯苓、澤瀉者,乃取其瀉膀胱之邪氣,非引接也,古人用補藥,必兼瀉邪,邪去則補藥得力,一辟一闔,此乃玄妙,后世不知此理,專一于補,所以久服必至偏勝之害也。神農書列澤瀉于上品,復云久服輕身、面生光,陶、蘇皆以為信然,愚竊疑之。澤瀉行水瀉腎,久服且不可,又安有此神功耶,其謬可知。

5.《本草匯言》:方龍?zhí)对?,澤瀉有固腎治水之功,然與豬苓又有不同者,蓋豬苓利水,能分泄表間之邪;澤瀉利水,能宣通內臟之濕。澤瀉,利水之主藥。利水澤瀉-原植物

,人皆知之矣:丹溪又謂能利膀胱、包絡之火,膀胱包絡有火,病癃閉結脹者,火瀉則水行,行水則火降矣,水火二義,并行不悖。

6.《本草通玄》:《別錄》稱其止遺泄,而寇氏謂泄精者不敢用,抑何相刺謬也?蓋相火妄動而遺泄者,得澤瀉清之而精自藏,氣虛下陷而精滑者,得澤瀉降之而精愈滑矣。

7.《藥品化義》:凡屬瀉病,小水必短數,以此(澤瀉)清潤肺氣,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主治水瀉濕瀉,使大便得實,則脾氣自健也。因能利水道,令邪水去,則真水得養(yǎng),故消渴能止。又能除濕熱,通淋瀝,分消痞滿,透三焦蓄熱停水,此為利水第一良品。

8.《本草正義》:澤瀉,最善滲泄水道,專能通行小便?!侗窘洝窔馕峨m曰甘寒,兼以其生長水澤,因謂之寒,其實輕淡無味,甘于何有?此藥功用,惟在淡則能通,《本經》稱其治風寒濕痹,亦以輕能入絡,淡能導濕耳,云治風寒,殊非其任。其能治乳難者,當以娩后無乳者言,此能通絡滲泄,則可下乳汁,非產乳百病之通用品。其兼能滑痰化飲者,痰飲亦積水停濕為病,惟其滑利,故可消痰??傊?,滲泄滑瀉之藥,必無補養(yǎng)之理?!侗窘洝佛B(yǎng)五臟,益氣力云云,已屬溢美太過,而甄權竟謂可治腎虛精自出,大明且謂補女人血海,令人有子,潔古亦謂入腎經,去舊水,養(yǎng)新水。皆非藥理之真。

9.《本經》:主風寒濕痹,乳難,消水,養(yǎng)五臟,益氣力,肥健。

10.《別錄》:補虛損五勞,除五臟痞滿,起陰氣,止泄精、消渴、淋瀝,逐膀胱、三焦停水。

11.《藥性論》:主腎虛精自出,治五淋,利膀胱熱,宣通水道。

12.《日華子本草》:治五勞七傷,主頭旋、耳虛鳴,筋骨孿縮,通小腸,止遺瀝、尿血。

13.《醫(yī)學啟源》:治小便淋瀝,去陰間汗?!吨髦蚊卦E》云, 去舊水,養(yǎng)新水,利小便,消水腫,滲泄止渴。

14. 李杲:去脬中留垢、心下水痞。

15.《綱目》:滲濕熱,行痰飲,止嘔吐、瀉痢,疝痛,腳氣。

性味:甘,寒。

《本經》:味甘,寒。

《別錄》:咸,無毒。

《藥性論》:味苦。

《醫(yī)學啟源》:氣平,味甘。

《本草蒙筌》:甘酸,氣寒。

歸經:入腎、膀胱經。

《湯液本草》:入手太陽、少陰經。

《本草衍義補L遺》:入足太陽、少陰經。

《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膀胱、腎、三焦、小腸四經。

《本草經巰》:入腎、脾。

澤瀉的功效

利水,滲濕,泄熱。

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嘔吐,瀉痢,痰飲,腳氣,淋病,尿血。

利水滲濕:用于水濕內停之尿少、水腫、瀉痢及濕熱淋濁等證。

治胃內停水常配白術。

治尿道澀痛、小便不利常配木通、茯苓。

清瀉腎火:用于陰虛火旺諸證。

生理常識

腎虛精滑者忌服。

《本草經集注》:畏海蛤、文蛤。

《別錄》:扁鵲云,多服病人眼澀,誠為行去其水。

《醫(yī)學入門》:凡淋、渴,水腫,腎虛所致者,不可用。

《本草經疏》:病人無濕無飲而陰虛,及腎氣乏絕,陽衰精自流出,腎氣不固精滑,目痛,虛寒作泄等侯,法咸忌之。

經典附方

澤瀉湯《金匱要略》;澤瀉湯《圣濟總錄》;三白散《本草綱目》;澤瀉散《婦人良方》;澤瀉散《宣明論方》

治臌脹水腫:白術、澤瀉各半兩.上為細末 煎服三錢 茯苓湯調下.或丸亦可 服三十丸.(《保命集》白術散) 治水腫 小便不利:澤瀉、白術各12g 車前子9g 茯苓皮15g 西瓜皮24g.水煎服.(《全國中草藥匯編》)

治妊娠氣壅 身體腹脅浮腫 喘息促 大便難 小便澀:澤瀉一兩 桑根白皮一兩(銼) 木通一兩(銼)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 去瓤) 赤茯苓一兩 檳榔一兩.上件藥 搗粗羅為散 每服四錢 以水一中盞 入生姜半分 煎至六分.去滓 每于食前溫服 以稍利為效.(《圣惠方》澤瀉散)

治心下支飲 其人苦冒眩:澤瀉五兩 白術二兩.以水二升 煮取一升.分溫服.(《金匱要略》澤瀉湯)

治痰飲內停 頭目暈眩 嘔吐痰涎:澤瀉、白術各9g 荷葉蒂5枚 菊花6g 佩蘭3g.泡煎代茶.(《浙江中醫(yī)藥)1979 8:288清眩茶)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2g;或入丸、散。

注意事項

腎虛精滑無濕熱者禁服。

不良反應及治療

《南方主要有毒植物》:本品全株有毒,以地下根頭為甚。中毒癥狀: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癥狀,還能引起麻痹。解救方法:口服或胃管注入大量溫開水,或淡鹽水,1∶1000-l∶1500高錳酸鉀溶液,0.5%鞣酸溶液?;蛴蒙睇}水或肥皂水300-500ml高位灌腸。

文獻記載

《綱目》:樓氏醫(yī)家系世傳,博學全善輯

《本事方》:宋.許叔微撰

《千金方》:唐.孫思邈撰

《普濟方》:明太祖第五子周定王主持,教授滕碩、長史劉醇等人執(zhí)筆匯編 1406年

《用藥法象》:金.李杲撰

《博濟方》:宋.王兗撰

《圣惠方》: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官修藥方百卷

《本草匯言》:倪朱漠編.公元1624年

《本草備要》:汪昂編著 公元1694年,清康熙33年

《本草衍義》:寇宗爽編著 公元1116年,宋政和6年

《丹溪心法》:元.朱震亨著述,明.程充校訂

《本草經疏》:明.繆希雍撰,又名《神農本草經疏》

《藥品化義》:明.賈所學撰,清.李延昰補訂

《本經疏證》:清.鄒謝撰 公元1832年

《本草正義》:張山雷編著 公元1920年

《本草新編》:清.陳士鐸著

《經驗良方》:清.姚俊輯

《雷公炮炙論》:清末.張驥輯

《本草綱目》:明代.李時珍著

《南方主要有毒植物》:廣東省農林水科學技術服務經濟作物隊 編著 1970年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