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民間方藥集》:根:治痢疾。
《泉州本草》:清熱解毒,止渴,利小便。治胃腹冷痛,中暑煩渴,小兒痢疾,蛇犬咬傷。3.《江西民間草藥驗方》:去風濕,直達竅,散瘀,解毒,殺蟲,止血。
采收和儲藏: 花期采收,鮮用或晾干。
解毒藥;活血止血藥
性味:辛;性溫
藥材基源:為蓼科植物辣寥的全草。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3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漱。
出處:《中華本草》(《貴州民間方藥集》)
【異名】瓊柳草(《貴州中醫(yī)驗方秘方》),蓼子草(《貴州民間方藥集》),斑蕉草(《中國藥植圖鑒》),青蓼、蝙蝠草(《泉州本草》),辣馬蓼、辣椒草(《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來源】為蓼科植物辣蓼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辣蓼
一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全株散布腺點及毛茸。莖直立,或下部伏地,通常紫紅色,節(jié)膨大。葉互生,有短柄;葉片廣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兩面被粗毛,上面深綠色,有八字形的黑斑;托葉鞘膜質(zhì),口緣生長刺毛。穗狀花序生于枝端,花梗細長,長6~12厘米,下垂,疏花;花被5深裂,白色,散布綠色點腺,上部呈紅色;雄蕊7~8:子房1室,花柱3枚。瘦果有3棱,外包宿存花被?;ㄆ谙募尽?
生于近水邊陰濕處。全國大部分地區(qū)有分布。
【采集】5~6月采收。
【化學成分】含甙類及鞣質(zhì)。
【藥理作用】流浸膏及其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溶血性鏈球菌等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日本所產(chǎn)的馬蓼與犬蓼有驅(qū)蛔作用。
【性味】《泉州本草》:"辛,溫,無毒。"
【功用主治】治痢疾,便血,胃痛,瘧疾,跌打腫痛。
①《貴州民間方藥集》:"根:治痢疾。"
②《泉州本草》:"清熱解毒,止渴,利小便。治胃腹冷痛,中暑煩渴,小兒痢疾,蛇犬咬傷。"
③《江西民間草藥驗方》:"去風濕,直達竅,散瘀,解毒。殺蟲,止血。"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0.3~1兩;或入丸、散。外用:搗敷或煎水含漱。
【選方】①治大腸下血:辣柳草一兩,同豬肉燉服。每隔十日再服一次。(《貴州中醫(yī)驗方秘方》)
②治痢疾:辣蓼根八錢,水煎,糖調(diào)服。(江西《草藥手冊》)
③治胃氣痛,痧氣腹脹痛:鮮辣蓼枝頭嫩葉三錢,搗爛,加冷開水一大盅,擂汁服。
④治瘧疾:辣蓼葉、桃樹葉等分。研細末,用水、酒和制成丸。每日早晚各服一錢,溫開水送下。
⑤治牙痛:鮮辣蓼四兩,水煎,頻頻含漱。
⑥治跌打撞傷,局部青紫腫痛:鮮辣蓼,同米酒或甜酒釀糟搗爛敷。(③方以下出《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⑦治扁桃腺炎:辣蓼莖葉適量,搗汁加溫開水含漱。(江西《草藥手冊》)
⑧治關(guān)節(jié)炎:辣蓼葉適量,開水泡片刻后搓揉痛處。(江西《草藥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