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用于降低心率以側(cè)金盞花總甙注射液(每2毫升含總甙0.5毫克)靜脈注射,對2周以內(nèi)未用過強心甙類藥物,心率每分鐘在100次以上的快速心房纖顫以及竇性及室上性心動過違患者1次給予0.5~1毫克;對于近2周內(nèi)用過少量強心劑及有合并癥者,均適當減量,1次給0.25~0.5毫克。
以50%葡萄糖40毫升稀釋后緩慢注入。
觀察56例,1次注射后15分鐘以內(nèi)心率下降30次以上、達到每分鐘100次以下,癥狀和部分體征均有顯著改善者22例;心率下降30次以下、10次以上,癥狀或部分體征有所緩解者29例;無效5例。
實踐證明,本品降低心率作用迅速而顯著,維持時間可達1~3天;心電圖顯示其作用較溫和也較恒定,副作用較少。
通常1次注射即能基本控制過快心率,以后口服維持,甚少需要多次注射。
②治療慢型克山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用側(cè)金盞花全草提制的側(cè)金盞花甙制成注射液(每毫升含0.1毫克),行靜脈注射,觀察14例,其中成人3例,1例首次用0.8毫克(立即發(fā)生中毒反應),2例首次為0.4毫克,均為1次靜注,后每日1次平均0.2~0.3毫克,最多0.4毫克;兒童用量第1天平均為0.2~O.4毫克,后每日平均0.2毫克。
用時均加入25%葡萄糖20~40毫升緩慢靜脈注入,時間2~11分鐘,平均5分鐘左右。
用藥天數(shù)最多25天,最少7無平均12天。
治療結(jié)果:治愈2例,心衰癥狀及體征均消失,X線證實擴大的心臟已復常,活動時心率亦在正常范圍;顯效7例,癥狀及大部分體征消失,肝臟回縮明顯,X線證實擴大的心臟有縮小,但活動后心率增加;有效4例,稍活動即出現(xiàn)心慌、氣短,但水腫明顯減輕,肝有回縮,心率略高于正常,循環(huán)時間及靜脈壓略高,肺羅音消失;無效1例。
初步觀察,本品強心作用迅速,屬于一種快速強心甙藥物。
用藥2~6天,即見咳嗽、咳痰(血)、呼吸困難、發(fā)紺及肺部羅音消失,靜脈壓、靜脈充盈及循環(huán)時間復常,水腫及胸、腹水消退,肝臟回縮,心率減慢。
利尿作用出現(xiàn)早,用藥后2天尿量即開始增加,持續(xù)時間較長。
本品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尚具有鎮(zhèn)靜作用,表現(xiàn)為用藥后病人睡眠時間延長及深度增加。
心電圖觀察表明,本藥有使舒張期延長的作用,但不及洋地黃顯著;用藥5分鐘開始心率減慢5~29次,經(jīng)用藥1周心率減慢更為顯著。
經(jīng)驗認為,應用本品,劑量必須因人因病而異,掌握適當,過低則影響療效,過大又會造成中毒。
一般可參考下列劑量:成人第1天0.3~0.5毫克/次,必要時6~8小時1次,后每日1次為0.2~0.3毫克。
兒童酌減。
實踐中發(fā)現(xiàn)。每日用藥2次(間隔時間8~10小時),每次量略高于每日總量的一半,則療效顯著,且較鞏固,不良反應少。
藥物反應:副作用不明顯,僅2例于用藥后第3天出現(xiàn)輕微的多汗、腸鳴及腹痛,未經(jīng)停藥自行消失。
但用量過大或注射速度過快可以造成中毒,其癥狀、體征及心電圖等改變,與各類洋地黃制劑中毒完全一致。
1例成人首次用藥0.8毫克,10分鐘注完,經(jīng)11分鐘出現(xiàn)頭昏、惡心、眼睛發(fā)花、視物不清、心慌等,持續(xù)30分鐘左右消失,再經(jīng)8小時又出現(xiàn)劇烈面神經(jīng)痛、偏頭痛,經(jīng)2天消失,但心電圖未顯示中毒反應。
對中毒病例停藥1天后減量用藥未顯不良反應,說明此藥在體內(nèi)排泄較快,作用消失也快。
另報道,用福壽草靜脈注射液治療慢型克山病心力衰竭32例,結(jié)果有30仍獲得不同程度效果,同時對6例風濕性和1例肺源性心臟病充血性心力衰竭進行了觀察,亦取得明顯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