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含鞣質(zhì)和三萜皂甙. 分離出的皂甙有地榆糖甙Ⅰ(Ziyu glycoside Ⅰ)、地榆糖甙Ⅱ(Ziyu glycoside Ⅱ),其水解后產(chǎn)生坡模醇酸(Pomolic acid)和阿拉伯糖等.另含有地榆甙 A、B 及 E(Sanguisorbin A、B 及E),其甙元均為熊果酸(Ursolic acid).葉含維生素C,花含矢車菊甙(Chrysanthemin)、矢車菊雙甙(Cyanin).
1. 收斂作用 地榆含有鞣質(zhì),具有收斂作用,能止瀉和止血.外用炒地榆粉,對兔及狗的Ⅱ度、Ⅲ度實驗性燙傷面有顯著收斂作用,能使?jié)B出減少、感染及死亡率降低.但從地榆中提取出的鞣質(zhì)或市售之鞣酸,對燒傷的療效均不如地榆粉.提示地榆治療燒傷的有效成分除了所含鞣質(zhì)外,尚有其他因素參與.地榆對去神經(jīng)組織上的燒傷的療效比沒有去神經(jīng)組織上的療效稍差.
2. 抗菌作用 體外實驗證明: 地榆 100%的煎液對傷寒桿菌、腦膜炎雙球菌、福氏痢疾桿菌、宋內(nèi)痢疾桿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白喉桿菌、大腸桿菌、枯草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綠膿桿菌、霍亂弧菌及人型結(jié)核桿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對某些真菌亦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煎劑在0.5mg/ml 時對亞洲甲型流感病毒有效.有報告認為,地榆的抗菌作用與其中所含鞣酸有關(guān).藥液經(jīng)高壓滅菌則抑菌作用明顯減弱.
3. 抗炎作用 地榆對甲醛性足跖腫脹小鼠巴豆油性耳殼腫脹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對前列腺素E引起的皮膚微血管通透性亢進,地榆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尚能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腫的增生,并能促進傷口愈合.
4. 止血作用 生地榆、水提物、地榆炭、地榆制劑均有制血作用.地榆水提物可使出血時間明顯縮短.地榆炭煎劑給家兔口服能使凝血時間明顯縮短;給小鼠腹腔注射可使出血時間縮短;蛙后肢灌流試驗可見血管收縮.有報告指出,地榆加熱炮制可使其鞣質(zhì)含量降低,止血作用減弱.由于地榆的止血作用主要與鞣質(zhì)有關(guān),因此報告者建議在用于治療出血為主的疾病時以生品為好,并建議以鞣質(zhì)含量為地榆的質(zhì)量標準.
5. 對心臟和血壓的作用 地榆煎劑低濃度可使離體蛙心收縮加強,頻率減慢,心臟排出量增加,高濃度則呈抑制作用.對麻醉兔有暫時性的輕度降壓作用.
6. 其他作用 地榆煎劑低濃度使離體兔腸收縮減弱,高濃度則使收縮加強,甚至呈痙攣狀態(tài).
煎劑給鴿灌服3g/kg,每日2次,共服4次,對靜脈注射洋地黃引起的嘔吐有止吐作用,表現(xiàn)為嘔吐次數(shù)減少;但狗服5g/kg,共服2次,對靜脈注射阿樸嗎啡引起的嘔吐無效.
鮮地榆注射液有升高白細胞的作用.
地榆水提取物給胃瘺手術(shù)后的大鼠口服,能顯著增加其對蛋白質(zhì)的消化能力.
治小兒腸傷寒
4~14歲小兒用地榆1兩,白花蛇舌草5錢,水3碗煎至60毫升內(nèi)服,4歲以下減半。每日2~3次,待體溫下降后改為每天服1次,至大便培養(yǎng)陰性為止。經(jīng)治57例14歲以下的患兒,結(jié)果49例治愈,8例無效。治愈病例平均退熱天數(shù)為7.3天,最短2天,最長19天。實驗證明,1:5或1:10的地榆湯均有抑菌作用。治療中未見副作用發(fā)生。
治療燒傷
將地榆焙干研成極細粉末,過篩;另用麻油(或菜油)煮沸,然后迅速投入地榆粉,攪拌使成糊狀,盛于消毒缸內(nèi)備用。用時將藥糊直接涂于創(chuàng)面,可以很快形成1層厚厚的藥痂,能起到預(yù)防和控制感染,消除疼痛,促進創(chuàng)面迅速愈合等作用。一般適用于一、二度燒傷、燙傷病人。地榆含有大量鞣質(zhì),有較強的收斂性和收縮血管的作用,可降低血管的通透性,減少炎性滲出,同時還有明顯的殺菌作用,能對抗綠膿桿菌感染。亦可采用地榆酒精液(地榆洗凈曬干,研粗末用70~75%酒精滲漉提取清液,煮至液面出現(xiàn)薄膜,冷卻備用)涂布燒傷創(chuàng)面,每日2~3次,不包扎。涂布次數(shù)以創(chuàng)面形成干痂而不出現(xiàn)龜裂為度。對已污染的創(chuàng)面應(yīng)先行清創(chuàng)處理。通過一、二度燒傷患者40例的觀察,證明此法對淺度燒傷,特別對中小面積、污染較輕的燒傷效果較好,一般經(jīng)12~24小時創(chuàng)面上可形成1層棕色保護膜,這對防止細菌污染、減少創(chuàng)面滲出,均有良好影響。
治療皮膚病
將地榆炙黃,研細末過篩,以凡士林配成30%藥膏,外敷患部。敷膏前依皮損的不同情況先以油類擦洗或1:8000高錳酸鉀溶液濕敷。經(jīng)治濕疹及濕疹樣皮炎,脂溢性濕疹,下肢靜脈曲張性濕疹及糜爛感染型足癬等疾患共109例,結(jié)果治愈47例,顯效及有效50例。平均治愈日數(shù)為8.3天以濕疹及濕疹樣皮炎的治愈率最高,脂溢性濕疹及下肢靜脈曲張性濕疹共26例全部有效。實踐證明,30%地榆膏有止癢、收斂、消炎等作用。另有用生地榆1兩,加水約600毫升,熬成300毫升藥液,冷卻后濕敷患處流水部位(熱濕敷可起反作用)。半小時后再浸再敷。每天3~4次,連用3~4天,直至不流水為止。適用于急性、亞急性、脂溢性濕疹,嬰幼兒濕疹,及慢性濕疹急性發(fā)作期。滲出較多時,待滲出減少后,可用地輸20兩、煅石膏20兩、枯礬1兩研成細末混勻,調(diào)制成40~50%軟膏外敷,每日1~2次。如遇亞急性、慢性濕疹皮損浸潤或輕度肥厚時,可用地榆粉1.5兩、密陀僧末3兩研勻加凡士林調(diào)成50~60%軟膏外敷,每日1~2次。
治療結(jié)核性膿瘍及慢性骨髓炎用地榆制成注射液,每2毫升含生藥2克,每日1次,每次4毫升,肌肉注射;或用地榆5%濃煎口服,每日1劑,小兒酌減。亦可肌注與口服交替進行。一般以1個月為一療程。臨床治療4例結(jié)核性膿瘍,2例慢性骨髓炎,結(jié)合外科常規(guī)治療,均收到一定效果。
毒性:急性毒性試驗以地榆水提劑或醇提劑給小鼠灌胃2.5g/kg,觀察7d未發(fā)現(xiàn)任何不良反應(yīng);水提溶液及醇提溶液小鼠腹腔注射LD50分別為1.60±0.29g/kg和2.17±0.49g/kg。說明地榆口服毒性極小。大鼠每日口服水提取物(1:3)20ml/kg,共10d,未見明顯中毒癥狀,但在給藥5-10d作肝穿刺檢查,發(fā)現(xiàn)脂肪浸潤的細胞數(shù)較對照組有所增加。
急性毒性試驗以地榆水提劑或醇提劑給小鼠灌胃2.5g/kg,觀察7d未發(fā)現(xiàn)任何不良反應(yīng);水提溶液及醇提溶液小鼠腹腔注射LD50分別為1.60±0.29g/kg和2.17±0.49g/kg。說明地榆口服毒性極小。大鼠每日口服水提取物(1:3)20ml/kg,共10d,未見明顯中毒癥狀,但在給藥5-10d作肝穿刺檢查,發(fā)現(xiàn)脂肪浸潤的細胞數(shù)較對照組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