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月9日 16:00-18:00
詳情時間待定
詳情中醫(yī)關于尿崩癥之病因,迄今尚無專論,歸納30余年來的臨床資料及文獻,大體有稟賦不足,飲食不節(jié),情志不暢,跌仆外傷及客邪外侵等諸因素。
稟賦不足 責其稟賦不足之由,中醫(yī)常責之房勞過度或妊娠。如《千金方》究消渴之因曰:“盛壯之時,不自慎惜,快情縱欲,此皆 絨由房室不節(jié)之所致也。”但臨床資料中尚未發(fā)現由此而導致尿崩癥者。妊娠可合并尿崩癥,據國外報道,每10萬名孕婦中約有2~6人合并尿崩癥,且尿崩癥婦女妊娠后有58%的病人癥狀加重。究其原因乃是垂體前葉充血腫大,局部壓迫垂體后葉,且產生大量抗利尿激素酶,使ADH降解滅活加速,而腎小管對ADH的敏感性減低,同時孕酮及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加,又拮抗ADH的作用,實質均是妊娠后腎臟之負荷增加,調節(jié)功能下降,誠如《靈樞本臟》Ⅲ曰:“腎臟善病消癉易傷。”
飲食不節(jié) 在尿崩癥中飲食不節(jié)者,多見為因病遵醫(yī)囑“多飲開水”,或夏暑飲用大量清涼飲料等而造成習慣性多飲,繼之多尿,而呈現渴飲、尿多之象,此系由于長期過飲,腎小管流量大增,破壞腎髓質高滲濃縮梯度,并使體液稀釋形成低滲狀態(tài),抑制體內ADH分泌而形成功能性ADH缺乏,但其中尚有部分系精神性煩渴多飲綜合征者,尤以女性多見,須注意鑒別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情志不暢 情志不遂,常是本病易見之發(fā)病因素,在臨床資料中,有多篇報道患者皆由于驚恐、郁憂、緊張所致,蓋“恐傷腎”,“思傷脾”,脾腎陽虛,水失布敷而致津不上奉而渴飲,水浼無度而溺頻;且肝氣郁結既可橫逆乘脾,水失健運,敷布失衡,又可郁而化火,心火亢盛,火熱熾盛,不僅上灼胃津,下耗腎液,致心脾精血暗耗;且肝之疏泄失度,累及腎之閉藏失司,則火炎于上,而津泄于下,上燥下消之病隨之而起,發(fā)為尿崩。
跌仆外傷 主要見于顱腦受傷,或開顱手術者。蓋腦為髓之海,髓海受創(chuàng)則腎精受損,腎陽亦衰,不能固攝,尿崩作矣。然此顱腦外傷或手術后導致的尿崩癥常呈三相性,即外傷或手術后往往幾小時內即出現癥狀。繼而消失,7~10天后尿崩再次出現。此乃由于手術或創(chuàng)傷引起腦水腫,ADH分泌而失控,隨著腦水腫消失,已合成ADH釋放,癥狀再度緩解,第三相之尿崩癥出現則是下丘腦??垂體束萎縮而致,可成為永久性尿崩癥,故治療此類尿崩癥,切不可為短期療效所迷惑,而需長期觀察。
客邪所侵 尿崩癥系內分泌疾病,其由外邪所致者,主要是濕、熱二邪。濕邪所侵者可見于太雨淋濕之患者,其濕邪內蘊,阻遏氣機,脾陽不振,運化無權,水液輸布失常,精血生化之源日竭,致使腎失所養(yǎng),開闔失司則水流下泄;濕郁化熱,升騰上乘,肺陰被灼,宣降失司,治節(jié)失調,陰津耗傷則煩渴引飲。熱邪外侵而致病者,其熱灼傷陰,腎陰不足,尤其是溫熱病后,損傷臟腑功能,遂成消渴。
上述諸多病因,不論六淫七情,還是飲食外傷均導致臟腑虛弱而成尿崩,蓋五臟屬陰,主藏精,五臟脆弱則藏精不力,陰津有虧。在陰虛的基礎上,邪熱幟烈,或七情五志化火,或高粱之變內熱壅盛,均進一步導致熱盛津傷,由此“腎水一虛,則無以制余火,火因水竭而益烈,水因火烈而益干,陽盛陰衰構成此證”(《丹臺玉案》),故尿崩癥者初起大都偏于陰虛燥熱,然病久陰損及陽。若顱腦創(chuàng)傷或手術后之腦水腫,則進一步阻遏氣機,致使水失通調,而呈脾腎陽虛、水失敷布之情形,后期則可釀至陰陽兩虛之候,導致形成永久性尿崩癥而成難治之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