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治肺癰吐膿吐血:魚腥草、天花粉、側(cè)柏葉等分。煎湯服之。(《滇南本草》)
2.治肺癰:蕺,搗汁,入年久芥菜鹵飲之。(《本草經(jīng)疏》)
3.治病毒性肺炎,支氣管炎,感冒:魚腥草、厚樸、連翹各三錢。研末,桑枝一兩,煎水沖服藥末。(《江西草藥》)
4.治肺病咳嗽盜汗:側(cè)耳根葉二兩,豬肚子一個。將側(cè)耳根葉置肚子內(nèi)燉湯服。每日一劑,連用三劑。(《貴州民間方藥集》)
5.治痢疾:魚腥草六錢,山查炭二錢。水煎加蜜糖服。(《嶺南草藥志》)
6.治熱淋、白濁、白帶:魚腥草八錢至一兩。水煎服。(《江西民間草藥》)
7.治痔瘡:魚腥草,煎湯點水酒服,連進(jìn)三服。其渣熏洗,有膿者潰,無膿者自消。(《滇南本草》)
8.治慢性鼻竇炎:鮮蕺菜搗爛,絞取自然汁,每日滴鼻數(shù)次。另用蕺菜七錢,水煎服。(《陜西草藥》)
9.治癰疽種毒:魚腥草曬干,研成細(xì)末,蜂蜜調(diào)敷。未成膿者能內(nèi)消,已成膿者能排膿(陰疽忌用)。(《江西民間草藥》)
10.治疔瘡作痛:魚腥草搗爛敷之,痛一、二時,不可去草,痛后一、二日愈。(《積德堂經(jīng)驗方》)
11.治婦女外陰瘙癢,肛癰:魚腥草適量,煎湯熏洗。(《上海常用中草藥》)
12.治惡蛇蟲傷:魚腥草、皺面草、槐樹葉、草決明。一處杵爛敷之。(《救急易方》)
1.用于肺癰咳吐膿血及肺熱咳嗽,痰黃而稠等。前者,常與桔梗、蘆根、冬瓜仁等同用,以加強清熱解毒,消腫排膿作用;后者,常與黃芩、貝母、桑白皮等清肺化痰止咳藥同用。
2.用于熱毒瘡瘍,常與紫花地丁、金銀花、連翹等清熱解毒藥同用。內(nèi)服外用均可。
3.用于熱林小便澀痛,常與木通、滑石、車前子等利尿通淋藥同用。
4.現(xiàn)代多用治肺膿瘍,肺炎,急、慢性氣管炎,尿路感染等。現(xiàn)代藥理實驗表明,該品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機體免疫力、利尿等作用。臨床報道廣泛用于治療肺炎、咯血、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氣管炎、百日咳、流感、肺膿瘍、癌性胸水、感冒發(fā)燒、肺癌、宮頸糜爛、化膿性關(guān)節(jié)炎、習(xí)慣性便秘、急性細(xì)菌性痢疾、急性黃疸性肝炎、腎病綜合征、單純皰疹性角膜炎、鼻炎、化膿性中耳炎、流行性腮腺炎、丘疹狀蕁麻疹、慢性咽炎、肛腸病、前列腺炎、紅斑狼瘡、血管瘤、預(yù)防鉤端螺旋體病等。
5.以魚腥草為主要成分的常用中成藥制劑有魚腥草注射液,具有清熱、解毒、利濕的作用,用于肺膿瘍,痰熱咳嗽,白帶,尿路感染,癰癤等。又如復(fù)方魚腥草片(由魚腥草、黃芩、板藍(lán)根、連翹組成)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用于外感風(fēng)熱引起咽喉疼痛、扁桃腺炎等。
1.治療肺膿瘍:魚腥草30克,桔梗15克,水煎服或研末沖服。
2.治療痢疾:魚腥草20克,山楂炭6克,水煎加蜂蜜服。
3.治療流行性腮腺炎:新鮮魚腥草適量,搗爛外敷患處,以膠布包扎固定,每日2次。
4.治療習(xí)慣性便秘:魚腥草5~10克,用白開水浸泡10~12分鐘后代茶飲。治療期間停用其他藥物,10天為一個療程。
5.治療急性黃疸性肝炎:魚腥草180克,白糖30克,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5~10劑。
6.治療腎病綜合征:魚腥草(干品)100~150克入開水1000毫升,浸泡半小時后代茶飲,每日1劑,3個月為一個療程,療程間間隔2~3日。
7.治療感冒發(fā)燒:細(xì)葉香茶菜20克,魚腥草16克,水煎服,或?qū)⑸纤幑惭屑?xì)末,煎煮濾液濃縮,并與細(xì)末混合壓片,每片0.3克,每日3次,每次3~4片,小兒酌減。
1.扁桃體炎、咽炎:鮮魚腥草泡水當(dāng)茶飲,或烹食炒熟當(dāng)菜吃。
2.尿路感染,尿頻澀痛:取鮮草50克或干品30克,煎服。
3.肺膿瘍:鮮草洗凈炒菜吃,或用魚腥草50克,桔梗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4.急性支氣管炎、肺結(jié)核、咳嗽痰中帶血:用魚腥草30克,甘草6克,車前草30克,水煎服。
5.多種皮膚病:用鮮品搗汁涂敷,或煎汁口服,均有清熱消腫、除痱止癢的作用。用全草煎水外洗治天皰瘡、腳癬。
6.癰癤發(fā)背、疔瘡腫毒(不論已破潰或未破潰):用濕紙包裹鮮魚腥草,置于灰火中煨熟,取出搗爛,涂敷患處。
7.子宮內(nèi)膜炎、宮頸炎、附件炎赤白帶、及小腹痛:魚腥草30~60克,蒲公黃、忍冬藤各30克,水煎服。
8.毒蛇咬傷:取魚腥草62.5克,鹽膚木根31.25克,黃仔葉根l5.6克,飛揚草31.5克,煎水外洗用于毒蛇咬傷。9.心動過速,無血壓:鮮魚腥草一兩,煎湯后沖蜂蜜15克內(nèi)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