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在中國栽培歷史悠久。北宋陳翥所著《桐譜》一書,比較全面地記載了古代勞動人民在泡桐栽培和桐木利用方面的豐富經(jīng)驗,至今仍有重要參考價值。1949年以后泡桐造林獲得很大發(fā)展。
泡桐育苗方法有插根、播種、留根等,以插根育苗最普遍。苗□地應選用排灌方便、土壤通氣良好、地下水位在1.5~2.0米以下的砂壤土和壤土,重茬地不宜。苗木長度以15~20厘米,粗度以1.5~4.0厘米為好。株行距1.0×1.0米或1.0×1.2米。在苗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加強水肥管理和防治病蟲害。
一般隨整地隨造林,采用穴狀整地,深1米,長、寬各1米。根據(jù)造林的目的和經(jīng)營管理水平確定合理的造林方式和造林密度。在路旁、渠旁、河旁,可成行栽植,株距可為3~5米;在條件較好的地區(qū),株間還可栽紫穗槐等。在宅旁、村旁可帶狀或塊狀栽植,初植造林密度4×4米。實行糧食作物-泡桐間作時以桐為主的間作型,初植造林密度5×5米,每畝26株;以糧為主的間作型,造林密度5×40米,每畝3株;桐糧并重的間作型,造林密度5×10米,每畝13株。造林一般在秋季落葉后到第2年春季發(fā)芽前進行。有的地區(qū)進行秋季帶葉栽植,也可取得較好效果。
高干培育方法
①平茬法。在造林后第1年進行或于第1、第2年連續(xù)進行,時間多在冬初。方法是用利刀在靠近地面處將莖截斷,隨即用土埋好;翌年待萌芽條長到10~15厘米時將生長最好的留下,其余全部去掉。
②抹芽法。在春季栽植后,待長高至3~5厘米時,在靠近苗木頂端處保留一個健壯芽,其余側(cè)芽全部除去,使養(yǎng)分集中于保留芽的生長發(fā)育。
③自傷接干法。在春季發(fā)芽前半個月,在樹干最上部用刀砍口,促使形成徒長枝,從而使主干接著向上延續(xù)。
④剪梢接干法又稱平頭法。在定植后的當年或次年春季,將干枯的頂梢剪除,然后培育一個健壯芽,促使其迅速向上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