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1. 梅毒自然史及分期(如下圖)
7~60天 4~6周 第二個潛伏
一期梅毒─TP感染 ────→硬下疳───→消退─────┬→二期梅毒
│ │ 平均2~4周 │1~2周 │
│ │ ├───→近位淋巴結(jié)腫大─┘
│ │ ├ 2~3周 ┐
│ └─────5~7周─────┴→RPR(+)
│
↓ 6周~6個月(3個月)
二期梅毒─TP感染后────────→梅毒疹及皮膚附屬器的改變
│ 下疳消后3~4周 特異疹扁平濕疣,淋巴結(jié)腫大→晚期
│
↓ 2年及以上
晚期梅毒--TP感染后──────→晚期梅毒疹及多器官和組織的損害(慢性肉芽腫)。
2. 分類
2.1 感染時間:依照感染時間,可分為先天梅毒和獲得性梅毒。前者指由感染 TP的傳染給胎兒所患的梅毒,獲得性梅毒指由母乳、 血液或性接觸傳染的兒童或成年人梅毒。
2.2 臨床特點: 依照臨床特點,可分為顯性梅毒和潛伏梅毒。前者有梅毒的臨床表現(xiàn),潛伏梅毒無臨床表現(xiàn),僅血清學檢測證實感染TP。
2.3 病程:依照疾病過程,分為早期梅毒和晚期梅毒。早期梅毒又分為一期和二期梅毒。感染TP后3月內(nèi)為一期梅毒;感染TP后3個月到2年為二期梅毒。晚期梅毒也稱三期梅毒,目前規(guī)定為感染TP后2年以上的為晚期梅毒。
在臨床實踐中,依據(jù)感染時間、臨床特點、血清學檢測和病程,進行診斷。如先天性早期顯性梅毒、獲得性二期隱性梅毒、獲得性晚期顯性梅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