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啼的辨證論治是中醫(yī)鄉(xiāng)鎮(zhèn)助理醫(yī)師考試中涉及的知識點,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整理了相關(guān)內(nèi)容,如下:
一、辨證要點
辨證重在辨別輕重緩急,寒熱虛實。嬰兒夜間啼哭而白天能正常入睡,首先考慮由于喂養(yǎng)不當所致,應給予相應的指導。要仔細觀察,尋找原因,確認夜啼無直接病因者,方可按脾寒、心熱、驚恐辨治。虛實寒熱的鑒別要以哭聲的強弱、持續(xù)時間、兼癥的屬性來辨別。
二、治療原則
因脾寒氣滯者,治以溫脾行氣;因心經(jīng)積熱者,治以清心導赤;因驚恐傷神者,治以鎮(zhèn)驚安神。
三、分證論治
1.脾寒氣滯
證候:啼哭時哭聲低弱,時哭時止,睡喜蜷曲,腹喜摩按。四肢欠溫,吮乳無力,胃納欠佳,大便溏薄,小便較清,面色青白,唇色淡紅,舌苔薄白,指紋多淡紅。
分析:夜則陰盛陽衰,脾寒愈甚,寒邪凝滯,腹中作痛而夜啼不安。《保嬰撮要·夜啼》云:“夜屬陰,陰盛則脾臟之寒愈盛,脾為至陰,喜溫而惡寒,寒則腹中作痛,故曲腰而啼。”因痛而啼,痛解而寐,故時哭時止。脾臟虛寒,運化失司。故吮乳無力,胃納欠佳,大便溏薄。虛寒內(nèi)盛,故睡喜蜷曲,腹喜摩按。小便較清,面色青白,唇色淡紅,舌苔薄白,指紋淡紅均為脾寒所致。
治法:溫脾散寒,行氣止痛。
方藥:烏藥散合勻氣散加減。常用藥:烏藥、高良姜、炮姜溫中散寒,砂仁、陳皮、木香、香附行氣止痛;白芍、甘草緩急止痛,桔梗載藥上行,調(diào)暢氣機。
大便溏薄加黨參、白術(shù)、茯苓健脾益氣;時有驚惕加蟬蛻、鉤藤祛風鎮(zhèn)驚;哭聲微弱,胎稟怯弱,形體羸瘦可酌用附子理中湯治之,以溫中健脾,同時注意保暖。
2.心經(jīng)積熱
證候:啼哭時哭聲較響,見燈尤甚,哭時面赤唇紅,煩躁不寧,身腹俱暖,大便秘結(jié),小便短赤,舌尖紅,苔薄黃,指紋多紫。
分析:心主火,熱伏于內(nèi),擾動神明,故人夜心煩而啼。(保嬰撮要·夜啼)云:“心屬火,見燈則煩熱內(nèi)生,兩陽相搏,故仰身而啼。”《幼科發(fā)揮·心所生病》云:“心屬火則煩,多夜啼。”此證為受熱所致,故哭聲響亮,面赤唇紅,身腹俱暖,大便秘結(jié)。苔黃,指紋紫均為熱象。小便短赤,舌尖紅為心經(jīng)有熱之象。
治法:清心導赤,瀉火安神。
方藥:導赤散加減。常用藥:生地清熱涼血,竹葉、木通清心降火,甘草梢瀉火清熱,燈心引諸藥人心經(jīng)。同時要注意避免衣被及室內(nèi)過暖。
大便秘結(jié)而煩躁不安者,加生大黃以瀉火除煩;腹部脹滿而乳食不化者,加麥芽、萊菔子、焦山楂以消食導滯;熱盛煩鬧者加黃連、梔子以瀉火除煩。
3.驚恐傷神
證候:夜間突然啼哭,似見異物狀,神情不安,時作驚惕,緊偎母懷,面色乍青乍白,哭聲時高時低,時急時緩,舌苔正常,指紋色紫,脈數(shù)。
分析:小兒神氣怯弱,復因暴受驚恐,則心神受驚,故睡中驚悸而突然啼哭,神情不安,時作驚惕,緊偎母懷以求安全?!队龐爰颐?middot;夜啼》云:“驚惕者,常在夢中哭而作驚。”暴受驚恐,神志不安,心虛膽怯,故面色乍青乍白,指紋色紫,脈數(shù)。
治法:定驚安神,補氣養(yǎng)心。,
方藥:遠志丸去朱砂。常用藥:遠志、石菖蒲、茯神、龍齒定驚安神,人參、茯苓補氣養(yǎng)心。
睡中時時驚惕者,加鉤藤、蟬蛻、菊花以熄風鎮(zhèn)驚。也可用琥珀抱龍丸以安神化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