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髁突鉸鏈軸的確定鉸鏈軸也稱轉動軸
下頜在作小范圍(上下切嵴間距20mm左右)的張閉口運動時,即是依兩側髁突為軸轉動。對該軸的定位,可通過反復的調整描針的位置,最后達到使描針運動范圍盡可能小的程度,作為鉸鏈軸位。依此位為準,即可觀察記錄下頜運動中的髁突運動軌跡。
(二)髁突前伸運動的矢狀面觀
描板沿矢狀方向垂直放置,描針對準受檢者的鉸鏈軸,囑其由牙尖交錯位開始,下頜作向正前方的前伸邊緣運動,在運動過程中,描針即可在描板上描記出相應的髁突前伸運動軌跡,繼依原路徑回到牙尖交錯位,如變異不大,即可作為正式的前伸髁道。
髁道并不單純取決于顳下頜關節(jié)窩前壁的形態(tài),而是由關節(jié)窩、關節(jié)盤、髁突頂面的形狀,關節(jié)囊和韌帶的緊張度和彈性,下頜運動肌群的牽引,牙合接觸狀態(tài)等相互作用而決定的。前伸髁道在矢狀面上的投影呈向下彎曲的弧,向前下方傾斜,前伸髁道與水平面的交角,稱為前伸髁道斜度。
?。ㄈ┫骂M側方邊緣運動時髁突運動軌跡在水平面與矢狀面上的投影
下頜的側方運動,稱為Bennett運動。工作側是指髁突由W1運動到W2的距離。工作側髁突的運動范圍均為以髁突W1為頂點,向外側運動約3mm到W2的60°圓錐體。在此范圍內,髁突可作任何方向的運動。非工作側髁突B向下、前、內運動的軌跡在水平面上與矢狀面所構成的角度G,稱為Bennett角。髁突的運動通常并未順沿由C到B直線進行,而是一條彎曲的線路,其運動可有即刻側移與漸進側移等形式。即刻側移是指非工作髁突離開正中關系位后立即出現(xiàn)的、基本是直向中線方向的側移。漸進側移是指非工作髁突在向前內方運動過程中成比例地、逐漸地發(fā)生側移。
?。ㄋ模┫骂M作側方及前伸邊緣運動時髁突的運動軌跡
當下頜作側方邊緣運動時,非工作側髁道是從前伸髁道的內側(近中線側)通過,而且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向前下方傾斜的角度更大。從矢狀面投影看,非工作側髁道在前伸髁道的下方,二者之間的夾角稱為費氏角。
近年來的研究認為,下頜運動不存在單純的鉸鏈運動,髁突運動是一個既有轉動又有滑動的復合運動。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髁突上不同參考點的轉動成分不同,導致不同的參考點均有不同的運動軌跡。因此以往采用的研究髁突運動軌跡的方法,由于不同的測試者、不同的儀器所選取的髁突區(qū)參考點的不同,得到不同的髁突運動軌跡圖形;或者同一儀器、同一測試者、不同時間進行測試,也會造成髁突運動軌跡的改變,從而影響對髁突運動軌跡認識的一致性,和對患者的顳下頜關節(jié)狀態(tài)和功能的判斷。因此有些學者認為髁突運動軌跡描記意義不大。1968年Kohno(德國)提出髁突運動中心或運動軸的概念。他認為運動中心就像一個滑動著的旋轉軸,開閉口時其運動軌跡與關節(jié)窩的輪廓相一致,可看作沿關節(jié)窩滑動的盤突復合體的中心,其個體軌跡穩(wěn)定,受其他因素影響小,最能代表髁突的運動。但由于Kohno的實驗方法非常復雜,他人難以實現(xiàn)和理解,直到20世紀90年代這個概念才開始受到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