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始載于《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拼音名】Bái Shā Hāo
【英文名】Roundhead wormwood
【別名】撲勒蒙、籽蒿、白砂蒿、油砂蒿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圓頭蒿的種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rtemiaisia sphaerocephala Krasch. [A. salsolides Willd. Var .mongolica Pamp.; Oligosprus Sphaero-cephalus (Krasch.) Poljak.]
采收和儲藏:秋季果產(chǎn)成熟時采收,打下種子,除去雜物,曬干。
【原形態(tài)】圓狀蒿 小灌木,高,80-150cm.柱根粗長,木質(zhì);根莖粗大,木質(zhì),有營養(yǎng)枝。莖叢生,稀單一,灰黃色或灰白色,光滑,縱棱稍明顯,上部多分枝,枝長15-30cm,工更長,光滑,灰黃色或淡紫紅色,常有短枝。葉互生;葉柄長3-8mm或更長,光滑,灰黃色或淡紫紅色,常有短枝。葉互生;葉柄長3-8mm,基部常有線形的假托葉;葉片半肉質(zhì);短枝上葉常密集著生成簇生狀;莖下部、中部葉寬卵形或卵形,長2-8cm,寬1.5-4cm,二回或一至二回羽狀伍裂,兩側(cè)中部裂片最長,常再3全裂,小裂片線形或稍弧曲,近鐮形,先端有小硬尖頭,基產(chǎn)下延,半抱莖,邊緣明顯反卷;上部葉羽狀分裂或3全裂;苞片葉不分裂,線形,稀3全裂。頭狀花序,球形或近球形,直徑3-4mm,具短梗,下垂,在分枝的小枝上排成穗狀花序式的總苞片3-4層,外層苞片背面淡黃色,光滑,有綠色中肋,中、內(nèi)層總苞片邊緣寬膜質(zhì)或全為半膜質(zhì);雌花4-12朵,花冠狹管狀,檐部有2裂齒,花柱先端2叉;兩性花2-20朵,花冠狹管狀,檐部有2裂齒,花柱先端2叉;兩性花6-20朵,不育,花冠管狀,外面具腺點(diǎn),花藥先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圓,花柱短,先端2裂,不叉開,退化子房小,結(jié)實(shí)后頭狀花序及花易脫落。瘦果小,黑色,果背上具膠質(zhì)物。花、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000-2850m的荒漠地區(qū)或沙丘上以及干旱的荒坡地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北及內(nèi)蒙古、山西等地。
【化學(xué)成份】從白沙蒿種子中分得一膠質(zhì),可能為一種具有交聯(lián)結(jié)構(gòu)的多糖,系由D-葡萄糖(D-glucose)、D-甘露糖(D-mannose)、D-半乳糖(D-galactose)、L-阿拉伯糖(L-arabinose)及木糖(xylose)所組成,其中以D-葡萄糖含量最高,其次為D-甘露糖、D-半乳糖、L-阿拉伯糖和木糖[1].又含亞汕酸乙酯(ethyl linoleate),櫻花素(sakuranetin),異彩櫻花素(isosakuranetin),刺槐素(acacetin),木菠菜蘿雙氫黃酮(arocarpanone)[2].另含揮發(fā)油,油中主要成分為桉葉素(cineol)α及-β-派烯(pinene),α-及γ-松油烯(terpinene)等。
【性味】味辛;性溫
【功能主治】理氣;通便;解毒。主大便不通;腥脹腹痛;肋腺炎;扁桃體炎;癰腫瘡癤
【用法用量】內(nèi)服:研末,5-10g.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敷。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有消炎散瘀、理氣殺蟲的功能。用于腹脹(白酒沖服),外用可腮腺炎、扁桃體炎、瘡癤紅腫。
【摘錄】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