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Biǎn Gǎn Pāo Cǎo
【別名】水莎草、三棱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莎草科植物扁稈藨草的塊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cirpus planiculmis Fr. Schmidt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除去莖葉及根莖,洗凈,曬干。
【原形態(tài)】扁稈藨草,多年生草本,高60-100cm.具匍匐根莖和塊莖。稈較細,三棱柱形,平滑,基部膨大。葉基生或稈生;葉片線形,扁平,寬2-5mm,基部具長葉鞘。葉狀苞片l-3,長于花序,邊緣粗糙。聚傘花序頭狀,有小穆l-6;小穗卵形或長圓卵形,長10-16mm,褐銹色,具多數(shù)花;鱗片長圓形,長6-8mm,膜質(zhì),褐色或深褐色,疏被柔毛,有1條脈,先端有撕裂狀缺刻,具芒;下位剛毛4-6條,有倒刺,長為小堅果的1/2-2/3;雄蕊3;花柱長,柱頭2.小堅果倒卵形或寬倒卵形,扁,兩面稍凹或稍凸,長3-3.5mm.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600m以下的河邊、溝邊、湖邊及田邊近水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華北及甘肅、青海、山東、江蘇、浙江、云南等地。
【性味】味苦;性平
【歸經(jīng)】肺;胃;肝經(jīng)
【功能主治】祛瘀通經(jīng);行氣消積。主經(jīng)閉;痛經(jīng);產(chǎn)后瘀阻腹痛;癥瘕積聚;胸腹脅痛;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
【摘錄】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