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強孕產期的健康保健,使其安全渡過圍生期
研究表明,產婦對自身健康狀態(tài)的認識及分娩知識的了解與產后抑郁癥發(fā)生有關。在妊娠早期,護理人員可以向孕婦提供現階段母兒的生理、生長發(fā)育的變化和相應保健措施;在妊娠晚期,可以向產婦提供與分娩有關的知識,幫助產婦了解分娩過程,同時教給產婦一些分娩過程中的放松技術,以減輕其對分娩過程的緊張、恐懼心理;在分娩期,醫(yī)護人員應嚴密觀察產程的進展,及時給予鼓勵和幫助,積極處理異常情況,分散產婦的注意力,設法減輕分娩的疼痛,消除不良的軀體和精神刺激。
2.適時實施心理護理,保證良好的家庭、社會氛圍
積極開展孕產婦的心理衛(wèi)生保健,了解孕產婦的心理狀態(tài)、個性特征、既往病史,尤其是分娩前后心理狀態(tài)的變化,根據不同的情況,運用醫(yī)學心理學、社會學知識,采取不同的干預措施,解除致病的心理因素,減輕心理負擔,增強自信心。對于有不良心理個性的孕婦,給予相應的心理指導,減少或避免精神刺激;對既往有精神異常病史或抑郁癥家族史的孕婦,定期請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人員進行觀察,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指導其充分休息,避免勞累過度和長時間的心理負擔;對有焦慮癥狀、易緊張且存在抑郁癥高危因素的孕產婦,提供更多的幫助,運用放松療法,樹立正確的認識事物和處理問題的態(tài)度,提高心理素質;對有重男輕女的傳統封建觀念較嚴重家庭,積極宣傳男女平等的意義,使宣傳教育深入家庭。同時,運用語言交流技巧,充分發(fā)揮社會支持系統的作用,可以運用暗示、引導、制造溫馨氣氛等技巧,增進夫妻、婆媳關系,促使家人尤其是丈夫經常關心安撫孕產婦,讓孕產婦時刻感到家庭的溫暖,消除焦慮、抑郁情緒,降低產后抑郁癥的發(fā)生率。
3.關注產褥早期產婦身心變化,及時處理先兆癥狀
產后1周是產后憂郁的高發(fā)期,產后6周是產后抑郁癥的高發(fā)期。所以,應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和諧而又溫馨的產后休養(yǎng)環(huán)境。針對產婦產后心理脆弱、易受暗示影響和依賴性強的特點,醫(yī)護人員要尊重產婦,態(tài)度和藹熱情,細心關懷,提高產婦喂養(yǎng)和照顧嬰兒的自信心,減輕產婦的心理負擔。在產婦出院前,掌握產婦的機體、生理等恢復情況,了解產婦的心理變化。取得家屬的理解和幫助。同時做好必要的健康教育工作,如讓其了解生殖器官恢復狀況的變化以及可能出現的異常情況、產后母兒檢查的時間和地點、嬰幼兒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求助的方法和對策等,盡可能地減輕照顧孩子的壓力,避免誘發(fā)產后憂郁發(fā)生的因素,保障產婦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