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滋病并發(fā)肺部感染是全科主治醫(yī)師考試需要了解的知識點,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搜集整理了相關資料,便于各位同學復習備考,順利通過考試!
【診斷】
一、臨床表現
臨床表現較復雜,發(fā)熱最常見,咳嗽較少,多為干咳,寒戰(zhàn),胸痛少見。體征不多。臨床起病可十分隱匿,也可突發(fā)呈暴發(fā)性經過,發(fā)展成呼吸衰竭。
二、檢查
(一)X線胸片及胸部CT無特異性,可呈現大片肺浸潤,兩肺散在斑片或結節(jié)樣陰影。合并卡氏肺抱子蟲肺炎的典型X線改變,為兩肺彌漫性肺泡和問質性浸潤,呈毛玻璃樣或融合成粗網狀。合并肺結核時易出現支氣管播散,常為均勻一致的片狀浸潤,空洞亦少見,而胸腔積液,縱隔淋巴結腫大常見。
(二)病原學診斷
①肺外標本檢測:血清及其他體液(胸水、尿液、關節(jié)液,腦積液)及創(chuàng)面分泌物檢查,包括病原體的直接檢測和免疫學檢測。
②呼吸道標本檢測:包括痰涂片,痰培養(yǎng),多聚酶鏈反應(PCR)。保護性毛刷標本(PSB)。支氣管肺泡灌洗液(BAL)等檢測。
③肺活組織檢查:適用于經常規(guī)檢查病原學診斷不明,而抗菌治療無效者,可酌情考慮纖支鏡肺活檢,經皮穿刺肺活檢及開胸肺活檢,獲取組織行病理檢查及組織培養(yǎng)。
三、診斷標準
有下列情況的肺部感染要警惕AIDS的發(fā)生:
(一)流行病史中有靜脈吸毒史,性亂史或性傳播病史者。
(二)不明原因的免疫功能低下, CD4+淋巴細胞數小于200/ul,或200~500/ul,CD4+/CD8+<1.
(三)不明原因的機會致病菌感染檢測陽性。
(四)慢性腹瀉(每日4~5次),3個月內體重下降10%k以上。
(五)不明原因的全身淋巴結腫大(直徑大于1厘米)。
(六)卡波濟肉瘤或不明原因的中樞神經感染、癡呆、脊髓病、末梢神經病變。
(七)反復出現的口腔念珠菌感染,皮膚瘙癢或帶狀皰疹。
(八)高熱而白細胞數不高伴貧血。
對上述患者應及時檢查HIV抗體,一次陰性不能除外AIDS診斷,應檢查3次以上。如附注則診斷成立。
【治療】
一、預防
根據HIV感染者自身情況酌情選用肺炎疫苗,復方新諾明、氨苯楓、抗結核藥及抗真菌藥預防不同的病原體感染, .
二、抗菌治療
與一般患者基本相同。AIDS患者并發(fā)特殊病原體(真菌、分枝桿菌、病毒、原蟲)感染機會較多,原則上應明確病原學診斷后再治療,如果懷疑卡氏肺孢子蟲、糞類圓線蟲或巨細胞病毒感染也主張立即開始經驗性治療,抗菌藥物的選用視不同病原體而異,詳情請參見本書有關章節(jié)。
【療效標準】
一、治愈體溫正常,癥狀、體征消失,血象恢復正常,胸部X線檢查肺部病變吸收,病原學檢查陰性。
二、好轉體溫正常,癥狀明顯減輕,胸部X線檢查肺部病變吸收好轉。
三、未愈臨床癥狀、體征及X線檢查均無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