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2月21日 16:00-18:00
詳情
2月17日起
詳情脊髓不全性損傷的表現是什么?為了幫助大家了解,醫(yī)學教育網為大家搜集整理如下:
(1)中央性脊髓損傷綜合征 這是最常見的不全損傷,癥狀特點為:上肢與下肢的癱瘓程度不一,上肢重下肢輕,或者單有上肢損傷。在損傷節(jié)段平面以下,可有感覺過敏或感覺減退;也可能人觸覺障礙及深感覺障礙。有的出現膀胱功能障礙。其恢復過程是:下肢運動功能首先恢復,膀胱功能次之,最后為上肢運動功能,而以手指功能恢復最慢。感覺的恢復則沒有一定順序。
(2)脊髓半切綜合征 也稱Brown-Sequard綜合征,損傷水平以下,同側肢體運動癱瘓和深感覺障礙,而對側痛覺和溫度覺障礙,但觸覺功能無影響。由于一側骶神經尚完整,故大小便功能仍正常。如第一至第二胸脊髓節(jié)段受傷,同側顏面、頭頸部可有血管運動失調征象和Horner綜合征,即瞳孔縮小、瞼裂變窄和眼球內陷。此種單側脊髓的橫貫性損害綜合征好發(fā)于胸段,而腰段及骶段則很少見。
(3)前側脊髓綜合征 可由脊髓前側被骨片或椎間盤壓迫所致,也可由中央動脈分支的損傷或被壓所致。脊髓灰質對缺血比白質敏感,在損傷、壓迫或缺血條件下,前角運動神經細胞較易發(fā)生選擇性損傷。它好發(fā)于頸髓下段和胸髓上段。在頸髓,主要表現為四肢癱瘓,在損傷節(jié)段平面以下的痛覺、溫覺減退而位置覺、震動覺正常,會陰部和下肢仍保留深感覺和位置覺。在不全損傷中,其預后最壞。
(4)脊髓后方損傷綜合征 多見于頸椎于過伸位受傷者,系脊髓的后部結構受到輕度挫傷所致。脊髓的后角與脊神經的后根亦可受累,其臨床癥狀以感覺喪失為主,亦可表現為神經刺激癥狀,即在損傷節(jié)段平面以下有對稱性頸部、上肢與軀干的疼痛和燒灼感。
(5)馬尾—圓錐損傷綜合征 由馬尾神經或脊髓圓錐損傷所致,主要病因是胸腰結合段或其下方脊柱的嚴重損傷。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知識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