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0月25日 19:00-21:00
詳情10月28日 16:00-18:00
詳情半夏是一種非常好的中藥材,在日常的生活品也是可以作為食材食用的,很多人也是比較喜歡吃半夏的。但是你對于半夏的了解有多少呢?你知道半夏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么?現(xiàn)在就和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站的小編一起去探個究竟吧!
什么是半夏
半夏(學(xué)名:Pinelliaternata),又名地文、守田等,屬天南星目。廣泛分布于中國長江流域以及東北、華北等地區(qū)。藥用植物,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生用消癤腫作用,獸醫(yī)用以治鎖喉癀。在西藏也有分布,海拔3000m左右。
半夏有水生和陸生兩種,即所謂的水半夏和旱半夏。旱半夏的藥用價值強似水半夏。
常說的半夏為旱半夏,來源于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塊莖,因“五月半夏生,蓋當(dāng)夏之半”而得名。半夏是一味中藥,具有良好的祛痰、止嘔功效,故醫(yī)家稱之“為燥濕化痰要藥”和“降逆止嘔要藥”。民間也流傳著關(guān)于它來歷的典故和傳說。中醫(yī)認(rèn)為,半夏對喉癰等癥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但因其有小毒,需謹(jǐn)慎食用。
半夏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均產(chǎn),主要四川、湖北、安徽、江蘇、河南、浙江等地,以四川產(chǎn)量大,質(zhì)量好。
半夏塊莖圓球形,直徑1-2厘米,具須根。葉2-5枚,有時1枚。葉柄長15-20厘米,基部具鞘,鞘內(nèi)、鞘部以上或葉片基部(葉柄頂頭)有直徑3-5毫米的珠芽,珠芽在母株上萌發(fā)或落地后萌發(fā);幼苗葉片卵狀心形至戟形,為全緣單葉,長2-3厘米,寬2-2.5厘米;老株葉片3全裂,裂片綠色,背淡,長圓狀橢圓形或披針形,兩頭銳尖,中裂片長3-10厘米,寬1-3厘米;側(cè)裂片稍短;全緣或具不明顯的淺波狀圓齒,側(cè)脈8-10對,細(xì)弱,細(xì)脈網(wǎng)狀,密集,集合脈2圈。
花序柄長25-30厘米,長于葉柄。佛焰苞綠色或綠白色,管部狹圓柱形,長1.5-2厘米;檐部長圓形,綠色,有時邊緣青紫色,長45厘米,寬1.5厘米,鈍或銳尖。肉穗花序:雌花序長2厘米,雄花序長5-7毫米,其中間隔3毫米;附屬器綠色變青紫色,長6-10厘米,直立,有時“S”形彎曲。
漿果卵圓形,黃綠色,先端漸狹為明顯的花柱?;ㄆ?-7月,果8月成熟。
半夏的藥材故事
中藥半夏,在很久以前曾以“白霞”為名。這其中包含著一段動人的故事。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叫白霞的姑娘為了生活的需要,常在田野里割草剜菜。有一次,她在田野里挖了一種植物的地下塊莖,就試著在嘴里咀嚼,想拿它充饑。誰知吃下后吐了起來,她趕快嚼塊生姜止嘔,嘔吐止住了,就連久治不愈的咳嗽也好了。
于是,白霞就用這種藥和生姜一塊煮湯給鄉(xiāng)親們治咳嗽病,竟然屢治屢效。但這種植物塊莖含漿液豐富,要清洗好多次才能使用。一天,白霞又在河邊清洗這種藥,不慎滑入河中喪命。當(dāng)?shù)厝嗣駷榱思o(jì)念她,就把這種藥命名為“白霞”。后來,人們又發(fā)現(xiàn)白霞在夏秋季節(jié)采收,加上時間的推移,就逐漸把“白霞”寫成“半夏”了。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天
10月25日 19:00-21:00
詳情10月28日 16:00-18: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