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中醫(yī)理論 > 方劑集錦 > 正文

內補黃芪湯方劑

2014-05-29 16:06 醫(yī)學教育網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報名入口>> 審核要求>> 特惠活動>>
社保要求>> 常見問題>> 核心考點>>

內補黃芪湯:

【分類】補益劑-氣血雙補

【組成】黃芪(鹽水拌炒)二錢,熟地黃(酒拌)、人參、茯苓、甘草(炙)各五分,芍藥(炒)、川芎、官桂、遠志(去心,炒)、當歸(酒拌)各八分,麥門冬(去心)五分,作一劑。

【用法】水一盅半,姜三片,棗二枚,煎六分,食遠服。

【功效】補益氣血、養(yǎng)陰生肌。治癰疽潰后,氣血皆虛,潰處作痛,倦怠懶言,間或發(fā)熱,經久不退,脈細弱,舌淡苔薄等癥。

【主治】1.清·吳謙等《醫(yī)宗金鑒》曰:內補黃芪湯,治潰瘍口干。此方以十全大補湯內去白術,加遠志、麥門冬。去白術者避其燥能傷津也。加遠志、麥門冬者,以生血生津也。如癰者,加乳香、沒藥以定痛。硬者,加穿山甲、皂角刺以消硬也。以上凡癰疽潰后諸虛者,當隨證酌用之。 2.明·陳實功《外科正宗》曰:本方治癰疽發(fā)背,諸瘡已破后,虛弱無力,體倦懶音,精神短少,飲食無味,自汗口干,脈澀不睡,并效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運用】本方治癰疽發(fā)背,諸瘡已破后,虛弱無力,體倦懶音,精神短少,飲食無味,自汗口干,脈澀不睡,并效。

治諸瘡腫發(fā)背已破后虛弱無力,體倦懶言語,食無味,少睡脈澀,自汗口干并宜服之。

【文獻】《證治準繩》

【方歌】內補黃芪四物湯 參苓麥草肉桂藏 再加遠志并姜棗 補益托疹效力彰。

【注意事項】暫無資料。

【相關癥狀】自汗 疲乏

【同類方劑】泰山磐石散 八珍湯 人參養(yǎng)榮湯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湯以恒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 《消化系統(tǒng)》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醫(yī)師資格考試 備考資料包
    歷年考點
    應試指導
    仿真試卷
    思維導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