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合劑|濕潤劑介紹:
某些藥物粉末本身具有黏性,只需加入適當?shù)囊后w就可將其本身固有的黏性誘發(fā)出來,這時所加入的液體就稱為濕潤劑(moistening agems);某些藥物粉末本身不具有黏性或黏性較小,需要加入淀粉漿等黏性物質(zhì),才能使其黏合起來,這時所加入的黏性物質(zhì)就稱為黏合劑(adhesives)。因為它們所起的主要作用實際上都是使藥物粉末結(jié)合起來,所以也可以將濕潤劑和黏合劑總稱為結(jié)合劑(binders)。
(1)蒸餾水:蒸餾水是一種濕潤劑。應用時,由于物料往往對水的吸收較快。因此較易發(fā)生濕潤不均勻的現(xiàn)象,最好采用低濃度的淀粉漿或乙醇代替,以克服上述不足。
(2)乙醇:乙醇也是一種濕潤劑。可用于遇水易于分解的藥物,也可用于遇水黏性太大的藥物。隨著乙醇濃度的增大,濕潤后所產(chǎn)生的粘性降低,因此,醇的濃度要視原輔料的性質(zhì)而定,一般為30%~70%.中藥浸膏片常用乙醇做濕潤劑,但應注意迅速操作,以免乙醇揮發(fā)而產(chǎn)生強黏性的團塊。
(3)淀粉漿:淀粉漿是片劑中最常用的黏合劑,常用8%~l5%的濃度,并以10%淀粉漿最為常 用;若物料可壓性較差,可再適當提高淀粉漿的濃度到20%,相反,也可適當降低淀粉漿的濃度,如 氫氧化鋁片即用5%淀粉漿作黏合劑。淀粉漿的制法主要有煮漿和沖漿兩種方法,都是利用了淀粉能 夠糊化的性質(zhì)。所謂糊化(gelatinization)是指淀粉受熱后形成均勻糊狀物的現(xiàn)象(玉米淀粉完全糊化 的溫度是77℃)。糊化后,淀粉的黏度急劇增大,從而可以作為片劑的黏合劑使用。具體說來,沖漿 是將淀粉混懸于少量(1-1.5倍)水中,然后根據(jù)濃度要求沖入一定量的沸水,不斷攪拌糊化而成;煮漿是將淀粉混懸于全部量的水中,在夾層容器中加熱并不斷攪拌(不宜用直火加熱,以免焦化),直至糊化。因為淀粉價廉易得且黏合性良好,所以凡在使用淀粉漿能夠制粒并滿足壓片要求的情況下, 大多數(shù)選用淀粉漿這種黏合劑。
(4)羧甲基纖維素鈉(carboxymethyleellulose sodium,CMC-Na):CMC-Na是纖維素的羧甲基醚化物,不溶于乙醇、三氯甲烷等有機溶劑;溶于水時,最初粒子表面膨化,然后水分慢慢地浸透到內(nèi) 部而成為透明的溶液,但需要的時間較長,最好在初步膨化和溶脹后加熱至60~70℃,可大大加快其 溶解過程。用作粘合劑的濃度一般為l%~2%,其黏性較強,常用于可壓性較差的藥物,但應注意是 否造成片劑硬度過大或崩解超限。
(5)羥丙基纖維素(hydroxypropylcellulose,HPC):HPC是纖維素的羥丙基醚化物,含羥丙基53.4%~77.5%(其羥丙基含量為7%~l9%的低取代物稱為低取代羥丙基纖維素,即L-HPC,見崩解劑),其性狀為白色粉末,易溶于冷水,加熱至50.C發(fā)生膠化或溶脹現(xiàn)象;可溶于甲醇、乙醇、異丙醇和丙二醇中。本品既可做濕法制粒的黏合劑,也可作為粉末直接壓片的黏合劑。
(6)甲基纖維素和乙基纖維素(methylcellulose,MC;ethylcellulose,EC): 二者分別是纖維素的甲基或乙基醚化物,含甲氧基26.0%~33.O%或乙氧基44.0%~51,0%.其中,甲基纖維素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可形成黏稠的膠體溶液而作為黏合劑使用,但應注意:當蔗糖或電解質(zhì)達一定濃度時本品會析出沉淀。乙基纖維素不溶于水,在乙醇等有機溶劑中的溶解度較大,并根據(jù)其濃度的不同產(chǎn)生不同強度的黏性,可用其乙醇溶液作為對水敏感的藥物的黏合劑,但應注意本品的黏性較強且在胃腸液中不溶解,會對片劑的崩解及藥物的釋放產(chǎn)生阻滯作用。目前,常利用乙基纖維素的這一特性,將其用于緩、控釋制劑中(骨架型或膜控釋型)。
(7)羥丙基甲基纖維素(hydroxypropylmethyl cellulose,HPMC):這是一種最為常用的薄膜衣材料,因其溶于冷水成為黏性溶液,故亦常用其2%~5%的溶液作為黏合劑使用。制備HPMC水溶液時,最好先將HPMC加入到總體積l/5~1/3的熱水(80~90℃)中,充分分散與水化,然后在冷卻條件下,不斷攪拌,加冷水至總體積。本品不溶于乙醇、乙醚和三氯甲烷,但溶于10%~80%的乙醇溶液或甲醇與二氯甲烷的混合液。
(8)其他黏合劑: 5%~20%的明膠溶液,50%~70%的蔗糖溶液,3%~5%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水溶液或醇溶液,可用于那些可壓性很差的藥物,但應注意這些粘合劑黏性很大,制成的片劑較硬,稍稍過量就會造成片劑的崩解超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