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基礎 > 正文

中醫(yī)表里辨證

2016-02-19 17:15 醫(yī)學教育網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報名入口>> 審核要求>> 特惠活動>>
社保要求>> 常見問題>> 核心考點>>

中醫(yī)表里辨證:

表里是辨別病變部位、病情輕重和病勢趨向的兩個綱領。

表與里是一對相對的概念,如肌膚與臟腑相對而言,肌膚屬表,臟腑屬里;而臟與腑相對而言,腑屬表,臟屬里。在表里辨證中,表里主要代表病位的外內和淺深。外邪犯表,多在疾病的初起階段,一般比較輕淺;臟腑受病,多為病邪入里,多見于外感病的中后期,一般比較深重。表里辨證,在外感病辨證中有著重要的意義,它可以察知病情的輕重,明確病位的深淺,預測病情發(fā)展的趨勢。醫(yī)'學教育網|整理表證病淺而輕,里證病深而重。表邪入里為病進,里邪出表為病退。了解病的輕重進退,就能掌握疾病的演變規(guī)律,取得治療上的主動權,采取適當的治療措施。

(一)表證

表證是外邪從皮毛、口鼻侵入人體,病位表淺,邪在肌膚之證候,多起病急、病程短。

【臨床表現】發(fā)熱,惡寒或惡風,苔薄,脈浮為主癥,常兼見頭身痛,噴嚏,鼻塞,流涕,咽喉癢痛,咳嗽等癥狀。

【辨證要點】發(fā)熱,惡寒或惡風,苔薄,脈浮。

臨床常見的表證有表寒證、表熱證。

1.表寒證又可稱為風寒束表證。

【臨床表現】惡寒發(fā)熱,無汗,頭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苔薄白,脈浮緊。

【辨證要點】惡寒重、發(fā)熱輕,無汗,苔薄白,脈浮緊。

2.表熱證又可稱為風熱犯表證。

【臨床表現】發(fā)熱,微惡風寒,頭痛,口干微渴,咽癢或痛,舌邊尖紅,脈浮數。

【辨證要點】發(fā)熱重、惡寒輕,咽喉癢痛,舌邊尖紅,脈浮數。

(二)里證

里證是病變部位深在臟腑、氣血、骨髓所反映的證候,多病程長。

【臨床表現】多種多樣,以臟腑的證候為主。

【辨證要點】病變所在臟腑不同,臨床表現各異。概而言之,凡非表證(及半表半里證)的特定證候,一般都屬于里證的范疇,即所謂“非表即里”。

小貼士半表半里證外邪由表內傳,尚未入于里;或里邪透表,尚未至于表,邪正相搏于表里之間,稱為半表半里證。其表現為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心煩喜嘔,默默不欲飲食,口苦,咽干,目眩,脈弦等。

(三)表證與里證的關系

1.表里同病表證和里證同見的,稱為表里同病。如患者既有發(fā)熱,惡寒,苔薄,脈浮等表證,又有腹痛拒按,大便秘結,小便短赤等里證,此即為表里同病。表里同病,一般多見于表證未解,邪已入里;或病邪同時侵犯表里;亦有舊病未愈,復感外邪所致。

2.表里轉化表證、里證還可以相互轉化,即所謂“由表入里”和“由里出表”。表證和里證之間相互轉化是有條件的,主要取決于正邪斗爭的狀況。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湯以恒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 《消化系統(tǒng)》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醫(yī)師資格考試 備考資料包
    歷年考點
    應試指導
    仿真試卷
    思維導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