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鋪的橫額店招:
招牌,又叫“牌匾”、“匾額”、“鋪匾”,最初是一種無字的布簾,后來在布簾上題寫店鋪名稱,繼而又以木板代替布簾,出現(xiàn)了今天常見的各式招牌。
橫額即放置于店鋪門臉上方或店堂正上方的橫牌匾,主要用于表示店鋪的字號或名稱。橫額是伴隨著寬闊門面的大店鋪的出現(xiàn)而出現(xiàn)的新型事物,店家為了顯示豪華和氣派,往往選用上好木材,制成和店鋪門面齊長的門匾,懸掛在店鋪的正上方,門匾往往被漆成莊重的朱紅色,用金字題寫店鋪的字號和名稱。這類門匾多由能工巧匠制作、名家題字,亦謂之店招。
老字號“樂仁堂”藥店的牌匾,是橫額中最有代表性的:南門匾為柳體“北平分此”,中門匾為“樂家老鋪”,兩旁配匾分別為“靈蘭秘授”、“瓊藻薪裁”、“丸散膏丹”、“人參鹿茸”。正式的店名牌匾“樂仁堂”,懸掛于正門內(nèi)柜臺上方,蒼老遒勁的顏體字特具文采,格外引人注目。
在宋代以前,店招一般是作為店鋪的標記而存在,沒有什么更特殊的含義?!肚迕魃虾訄D》中店鋪林立,使用店招的店鋪多以姓氏或經(jīng)營的名牌產(chǎn)品作為店招,如清晰可辨的就有“劉家上色沉檀楝香”、“楊家應癥”、“趙太丞家”、“神農(nóng)遺術”等。《東京夢華錄·卷三·馬行街北諸醫(yī)鋪》對醫(yī)藥鋪及其??朴杏涊d云:“馬行北去,乃小貨行、時樓、大骨傳藥鋪,直抵正系舊封丘門,兩行金紫醫(yī)官藥鋪,如杜金鉤家、曹家、獨勝元、山水李家,口齒咽喉藥;石魚兒、班防御、銀孩兒、柏郎中家,醫(yī)小兒;大鞋任家,產(chǎn)科。”
明清時期,店家開始宣傳儒家“以義取利”的經(jīng)商思想,此時的招牌已不再是以單調(diào)的姓氏、商品的名稱或街坊的名字組成的店牌,而是包含有豐富的思想文化內(nèi)容。如明萬歷年間開設的藥鋪“千芝堂”的店名,取意自店內(nèi)藥目。該藥目載:“竊顧世有千芝,俾天下共登仁壽,而余心始慰耳。”
因此,商家對店名招牌都非常注重,尤其是藥店對店名更為考究。清代《漢口竹枝詞·第三十四首》云:“玻璃八盞夜燈明,藥店全憑鋪面精。市井也知‘仁者壽’,招牌一半借山名。”藥店老板為了招攬顧客,也知道《論語·雍也》中孔子所講的“知(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這段話,用“山”作為店名,寫在招牌上,表明“仁者樂山”、“仁者壽”之意,標榜本店出售的藥品能祛病、延年、益壽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此外,有些著名的藥鋪還喜歡用創(chuàng)辦人的姓名作招牌,如葉開泰丸藥、雷允上藥店等,這些人名招牌,標志著店鋪悠久的歷史傳統(tǒng)和上乘的商品質(zhì)量。
也有特別俗的店名,但效果出乎想像。如漢口后湖三元殿一帶一家草藥專賣店,其招牌曰:“一把抓。蓋取治病速愈之意”(《漢口竹枝詞·第一五九首》原注)。
一些醫(yī)生為惹人耳目,在招牌上還經(jīng)常有出奇制勝之舉。南宋御醫(yī)王繼先祖上傳有一份名叫“黑虎”的丹方,十分靈驗,他籍此便以“黑虎王家”作為店招,大肆標榜,名聞遐邇(《東京夢華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