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肺泡通氣量?”相信是準備參加
醫(yī)學考研的朋友比較關注的事情,為此,正保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整理內容如下:
肺泡通氣量是指靜息狀態(tài)下單位時間內進入肺泡的氣體總量。
肺泡通氣量是指每分鐘吸入或呼出肺泡的氣體總量,它是與直接進行氣體交換的有效通氣量。氣體進出肺泡必經呼吸道,呼吸道內氣體不能與血液進行氣體交換,構成解剖無效腔。其計算公式為:
每分鐘肺泡通氣量=(潮氣量—無效腔氣量)×呼吸頻率。
正常呼吸中,呼吸性細支氣管以上的氣道僅起氣體傳導作用,不參與肺泡氣體交換,是為解剖無效腔或死腔;部分進入肺泡的氣體因無相應的肺泡毛細血管血流與之進行氣體交換,則亦無法進行氣體交換,是為肺泡無效腔),解剖無效腔和肺泡無效腔合稱生理無效腔(生理死腔),不能進行氣體交換的這部分氣體稱為死腔通氣(dead space ventilation,VD)。正常情況下,因通氣/血流比例正常,肺泡死腔量極小,可忽略不計,因此生理死腔量基本等于解剖死腔量。解剖死腔量一般變化不大(除支氣管擴張以外),故生理死腔量變化主要反映肺泡死腔量的變化。
測定方法
受檢者
取坐位,休息15min,加鼻夾,含咬口器,待呼吸平穩(wěn)后,收集呼出氣,測定呼出氣CO2分壓(PECO2),并在收集呼出氣之末取動脈血或動脈化耳血測定PaCO2。依改良Bohr公式:VD/VT=(PaCO2-PECO2)/PaCO2可計算出無效腔通氣比值,則VA=VE×(100-VD/VT)%。
臨床意義
VA能確切反映有效通氣的增加或減少。生理死腔量的增大見于各種原因引起的肺血管床減少、肺血流量減少或肺血管栓塞,反映換氣功能的異常。肺泡通氣量減少見于肺通氣量減少和/或生理死腔量增大。若VE不變,呼吸淺快時潮氣量(VT)少,而解剖死腔不變則肺泡通氣量下降。故從VA的角度考慮,深而慢的呼吸較淺而快的呼吸為好。
以上是正保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整理的“什么是肺泡通氣量?”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醫(yī)學考研知識及內容,請點擊正保醫(yī)學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