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考生想知道如何高效的進行考試備考,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中藥鑒定考點:中草藥的一般采收原則”,詳細內容如下,希望能幫助廣大考生順利通過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
用有效成分含量或有效成分總量來指導中草藥的采收,雖然比較合理,但還需要做大量的科研工作,同時很多中草藥有效成分目前尚未明了,因此,利用傳統(tǒng)的采藥經(jīng)驗及根據(jù)各種藥用部分的生長特點,分別掌握合理的采收季節(jié),仍是十分重要的。
(一)根和根莖類:宜在植物生長停止,花葉萎謝的休眠期,或在春季發(fā)芽前采集。但也有例外情況,如柴胡、明黨參在春天采較好,孩兒參則在夏季采集較好,延胡索立夏后地上部分枯萎,不易尋找,故多在谷雨和立夏之間采挖。
(二)葉類和全草:應在植物生長最旺盛時,或在花蕾將開放時,或在花盛開而果實種子尚未成熟時采收。但桑葉需經(jīng)霜后采收,枇杷葉、銀杏葉需落地后收集。
(三)樹皮和根皮:樹皮多在春夏之交采收,含量既高,也易于剝離。根皮多在秋季采收。因為樹皮、根皮的采收,容易損害植物生長,應當注意采收方法。有些干皮的采收可結合林木采伐來進行。
(四)花類: 一般在花開放時采收。有些則于花蕾期采收,如槐米、蛔篙、丁香等。此外如除蟲菊,宜在花頭半開放時采收,紅花則在花冠由黃變橙紅時采收為宜。
(五)果實、種子:應在已成熟或將成熟時采收,少數(shù)用未成熟的果實,如積實。種子多應在完全成熟后采收。
(六)菌、藻、孢粉類藥材: 各自情況不一,如麥角在寄主(黑麥等)收割前采收,生物堿含量較高,茯苓在立秋后采收質量較好,馬勃應在子實體剛成熟期采收,過遲則孢子飛散。
(七)動物類: 昆蟲類藥材,必須掌握其孵化發(fā)育活動季節(jié)。以卵鞘入藥的,如桑螵蛸,則三月收集,過時則蟲卵孵化成蟲影響藥效,以成蟲人藥的,均應在活動期捕捉,有翅昆蟲,在清晨露水未干時便于捕捉,兩棲動物如蛤士膜,則于秋末當其進入“冬眠期”時捕捉;鹿茸須在清明后適時采收,過時則角化。
以上就是“中藥鑒定考點:中草藥的一般采收原則”的全部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更多考試輔導資料請大家持續(xù)關注醫(yī)學教育網(wǎng)!